春季预防斑点叉尾鮰“肠套叠”

发表时间:2024/10/15 05:02:56  浏览次数:405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斑点叉尾鮰属于有胃鱼类,肠道短,肠道肌肉层分布有环肌和纵肌,环肌和纵肌的交替收缩使得肠道蠕动,食物得以在消化道中推进。由于以上生理构造使得斑点叉尾鮰在投喂不当、水体渗透压失衡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肠套叠”症状。

“肠套叠”普遍发生在每年春季的3~5月,这也是春季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死亡的主要病因。如何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制定好投喂策略是关键。首先在越冬过程中不能完全停喂,应在天气晴好时少量投喂,以防越冬后体质过差。其次,早春时节、天气回暖,一定要严格控制投喂量。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鱼体肠胃虚弱、消化功能尚未恢复,鮰鱼又属喜食、贪吃鱼类,盲目加大投喂量,使得肠道内短时间囤积大量食物,食物在消化道推进过程中,环、纵肌收缩失调,很容易出现后部肠道外溢包裹前部肠道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肠套叠”症状。

春季投喂一般原则是:投喂初期,即每年的3月中旬左右,大规格鮰鱼投饵率按0.1%投喂,4月份投饵率按0.1%~0.3%投喂,5月份按0.5%~1.0%投喂,6月份之后当鱼体肠胃功能恢复、水温趋于稳定时按1.5%~2.0%投喂,切忌因鱼类吃食喜人而加大投喂量,致使鮰鱼消化功能紊乱而诱发肠套叠。苗种阶段投喂量应较大规格鮰鱼适当提高。

另一个引发肠套叠的因素是水质。越冬过后池塘水位一般为全年最低水平,春季水温攀升、水位提高致使池塘周围土层中的盐类反渗到养殖水体中,使得池塘水体中盐碱含量急速提升。春季鱼体体质尚未恢复,又面临渗透压失衡的威胁,致使鱼体僵硬、发红,肠道充血,继而引发肠套叠、肠炎。因此春季应及时加注新水,并适当泼洒酸性物质。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