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是鱼的根本,如何防治鱼的肝胆疾病?
四大家鱼的养殖在我国不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有非常广阔的养殖水面。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尤其是饲料工业飞速发展的推动,池塘养殖鱼类的单产量逐年提高。江西和湖北市全国草鱼养殖的大省,在江西,以草鱼为主养模式的池塘草鱼每亩产量高达1000Kg以上;在湖北,以草鱼为主养模式的池塘草鱼每亩产量也大多在500Kg左右。在草鱼单产量提高的同时,也引起了草鱼病害的爆发。草鱼肝胆综合症成为近几年来草鱼养殖中频发的一种疾病,它严重的影响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是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并结合自己在水产养殖一线工作的经验所写,希望能给广大养殖户解决一些在养殖过程中的困扰。
一:鱼类保肝的作用:
1、代谢功能。
肝脏参与饲料中所有物质的代谢,饲料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脏又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共机体利用;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和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脂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均在肝脏中进行;许多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K)的合成与储存均在肝脏内进行;激素的灭活也需要肝脏的参与。
2、胆汁的生成和排泄。
胆红素的提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肝细胞制造分泌胆汁,经胆囊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输送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
3、解毒作用。
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以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都由肝脏解毒。
4、免疫功能。
肝脏是机体内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吞噬、隔离、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5、凝血功能。
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均由肝脏制造,肝脏在机体的凝血和抗凝血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所以,当肝胆发生病变以后,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池塘的饵料系数明显增高,鱼类体质下降,易染病。
二: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发病初期,草鱼吃完饲料后半小时内喜欢跳跃,这时的死亡率较低;严重时病鱼尾鳍背鳍的鳍条末端发白,体表无任何明显特征,鳃丝充血肿胀,但组织结构却很完整,肝胆肿大,肝脏颜色发生变化,肝脏发白、发黄、甚至变绿,胆汁外渗,肠内无食或少食,常伴有肠炎、赤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流行情况:肝胆综合症的流行时间非常长,甚至伴随着整个养殖周期,主要流行季节是4-10月份。
三:鱼类肝胆病的发病原因
1、放养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多,养殖水环境恶化。
高密度的养殖必然带来高投喂量,高投喂量必然造成更多的浪费,饲料中过剩的高蛋白、高能量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大量消耗水体溶氧,造成水体溶氧缺乏;另外,过高的放养密度很容易打破水体的生态平衡。长此以往,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严重超标,引起肝脏中毒坏死。
2、寄生虫感染。
当草鱼被寄生虫寄生时,会引起草鱼的隐性缺氧,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组织器官的供氧不足,影响肝脏正常的解毒和促消化吸收功能,毒素过多在鱼体内积累,引发肝脏坏死。
3、饲料因素。
片面的追求高产,长期投喂高性能的配合饲料或饲料的营养部适合鱼类的营养需要。高蛋白的饲料容易引发肝脏脂肪的积累,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的生理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时,易造成鱼类内脏脂肪的积累,妨碍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脏,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浅或土黄色,甚至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症状;维生素在鱼类消化、代谢、吸收的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如胆碱、维生素B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若缺乏,会造成脂肪代谢障碍,引发肝胆综合症。
4、重金属污染和营养盐类的缺乏。
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每年养殖户大量使用硫酸铜等重金属药物来治病,以及某些池塘的底质含有较高含量的铜、锌等重金属,使鱼体内的重金属积累过多;水体中缺乏浮游生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引发浮游生物量不足,导致溶氧缺乏,都可诱发肝胆综合症。
5、药物的滥用。
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如磺胺类会造成肝脏损害;在鱼病的防治过程中,长期使用高浓度药物或短期内连续使用杀虫杀菌剂如敌百虫、硫酸铜等造成药物在水体中残留时间过长,对水体破坏很大,而且容易在鱼体内积累,直接损害肝脏,诱发肝胆综合症。
四:鱼类肝胆病防治办法
引发草鱼肝胆综合征的因素很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殖水环境的恶化,由放养密度过大、饲料过量投喂、药物的滥用和乱用(重金属类、菊酯类、有机磷类药物的使用)、水体中营养盐类的缺乏等因素造成水体环境被破坏,水中溶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有毒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亚盐等)的积累,寄生虫、有害菌的大量繁殖,水中浮游生物量不足,水体溶氧供给不足等问题。氨氮、亚盐、硫化氢等物质本身对鱼类有毒害作用可直接引发肝胆疾病,寄生虫、有害菌的感染可造成鱼类隐性缺氧,溶氧供给的不足会使鱼类在摄食消化代谢的过程肝胆的负荷过大,从而引发肝胆疾病。二是饲料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饲料本身的因素和投喂的不合理。对此,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要把控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调控好水环境,保证溶氧供给的充分
1、合理放养。要保证草鱼的高产,可采用大小草鱼混养的模式,采用轮捕的方式降低池塘的载鱼量,从而达到饲料的均衡投喂,减轻鱼类排泄物对水环境的污染,减缓水质恶化。
2、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化学型水质改良剂。在饲料大量投喂期间,定期的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消化与规反硝化细菌等生物制剂来改良水质,减少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同时配合化学型的底质改良剂来分解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提高池塘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减少池塘氧债可有效防止草鱼肝胆疾病的发生。
3、合理肥水。饲料大量投喂期间,池塘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废氮,补充有效磷较高且富含硅酸盐、微量元素的渔肥,同时补充碳源等物质培养浮游植物,采用以磷促氮的方式把这部分废氮变废为宝。
4、及时杀灭寄生虫。及时灭杀寄生虫可有效防止草鱼的隐性缺氧,保证肝胆生理功能的正常。
5、减少重金属类、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对水体伤害较大、残留时间较长的药物的使用。对于这类药物污染的池塘,可使用多元有机酸来解除毒性。
(二)合理的投喂,保证营养的全面
1、选择优质、蛋白配比合理的饲料。一是可以提高饲料蛋白的转化率、降低饵料系数;同时还可以减少饲料中的废氮对水体的破坏。
2、调整投喂的方式。草鱼是草食性鱼类,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同时,适当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可以补充草鱼对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需求,弥补配合饲料中的营养不足;也可以在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维生素本身对于肝胆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胆的胆汁酸,可以解除肝脏中的毒素积累,减轻肝胆负荷,维持肝胆生理功能正常。
综上所述,鱼的肝胆综合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旦形成,也不是三两天能够解决,也绝对不能依靠用一两种药物立刻解决,唯一可行的方式是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时刻做好饲养管理、环境管理、保健管理,不存在侥幸心理,科学预防,做好护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爆发肝胆疾病的风险,减少养殖的损失
饲料级胆汁酸是龙昌动保采用专利技术从动物胆膏中提取的,是获得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和保护动物肝胆健康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从2004年至今的14年的应用实践证明,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胆汁酸可以在5-7天内快速解决鱼类的各种肝胆疾病,让肝脏恢复红润健康,减少伤亡。每个月定期使用龙昌胆汁酸,会大大减少鱼类的肝胆病。
(文章来源于龙昌动保)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