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摄食异常的处理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06 19:40:10  来源:广西水产  浏览次数:164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鱼类摄食不佳,吃料下降,,甚至整个塘口完全不摄食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对鱼类厌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让鱼类尽快恢复正常的吃料和生长,以免导致鱼类的生长放缓,养殖周期拉长,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概括起来。鱼类不摄食或吃食不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病害因素:

当鱼患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如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肠炎、烂鳃或其它细菌性疾病,肝胆疾病时,由于鱼的机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组织器官的受损,影响了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造成鱼类的厌食。情况严重时甚至是不开口摄食。

寄生虫:当鱼体寄生了寄生虫后,鱼会身体不适,鳃上较多寄生车轮虫,斜管虫或指环虫后,鳃受到刺激,粘液增多,利用氧气的能力下降,造成摄食量下降。

病害导致的摄食异常,大多数时候病鱼的体表或者鳃,内脏有明显的症状,伴有或多或少的病鱼的死亡。可以通过对濒死的病鱼进行诊断,确定病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二、水质因素:

1,水体溶氧过低: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摄食、饲料消化吸收和鱼的生长都影响很大。水中溶氧量低,鱼食欲差,或者厌食;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率低,鱼类的生长速度慢,饲料系数增大。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草鱼在溶氧3mg/L6mg/L时,饵料系数增加1.34倍,摄食量下降35.9%,饲料消化率下降61.2%,生长率下降64.4%

水体的溶氧量>5mg/L时,才能保证鱼类的摄食正常;因此,养殖在喂料的时候,水体的溶氧要大于5mg/L

水体溶氧量少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

1)养殖水体中轮虫过多。

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数量过多,一方面它们自身要消耗水体的溶氧,同时吃掉水中大多数的藻类。造成水体溶解氧的匮乏,水体如果在短时间内补充不了溶氧,鱼就会出现浮头,甚至死亡。

2)养殖水体偏瘦

水体中的溶氧主要来自于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本身较少时造成水体的溶解氧的来源不足,水体溶氧低影响鱼类的摄食。

此外,连续阴雨天,水体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不足;闷热天,天气压低等因素均可使水中溶氧降低。

2,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含量过高,pH等指标异常,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长期过高,就会对鱼的鳃部产生损伤,影响鱼的呼吸作用,亚硝酸盐进入血液之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非离子态硫化氢进入水生动物血液之后能与水生动物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造成鱼产生生理性缺氧,摄食量下降。

水体的pH异常当水质呈酸性,会造成鱼体酸中毒,造成蛋白质变性使组织器官失去功能而造成鱼死亡。酸性水体对于鱼有较强的刺激性,因而鱼的鳃部粘液增加,过多粘液和沉淀的蛋白质覆盖于鱼鳃使鱼窒息死亡,而有些难离解的弱酸可透过鱼体组织,影响血液的PH值。当水体呈碱性,对鱼有强烈的腐蚀性,使鱼体及鱼鳃损伤严重,同时由于刺激性使鳃粘液大量分泌并凝结于鳃部,使鱼呼吸困难窒息。

3,养殖水体的浑浊。养殖水体中大量的悬浮颗粒造成的浑浊一方面是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水体的产氧能力低,另外,水体的悬浮颗粒过多,也会影响鱼类的呼吸,对鱼类的鳃产生刺激,从而影响水生动物的摄食。

三、有害藻类:尤其是一些不易消化的藻类如裸藻、蓝藻等,这些藻类被摄食后不能及时被消化,影响了鱼的摄食, 会刺激鱼的肠道,使肠道发红,引起肠炎,甚至中毒。有些藻类含有毒素如微囊藻,三毛金藻等大量繁殖后,死亡分解产生藻毒素对养殖鱼类具有毒害作用,水体中藻毒素达到一定浓度,鱼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如活动异常,摄食量减少等。

有害藻类过多首先可以使用有机酸(500-100毫升)或者泼洒姜(100-200克每亩米)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之后再进行有害藻的处理并调节藻相。

三毛金藻引起的中毒主要是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后,产生大量的鱼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毒素以及神经毒素等,引起鱼类中毒。如果是三毛金藻引起的鱼类中毒,首先加注新水,使用有机酸和泼洒姜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连续2-3次,亩一米水深用10kg碳酸氢氨,可使三毛金藻膨胀解体直至死亡。此外,通过施肥培育其它藻类的生长,从而抑制三毛金藻的大量繁殖。

四,饵料的因素。

1、饲料过硬或溶水时间过长

饲料硬度大可直接影响鱼类的肠道消化吸收及适口性,诱发消化不良及肠炎,久之会引起厌食;早春时饲料硬度过大容易造成早春饲料驯化效果差饲料下沉过快,鱼类不易上浮吃料,造成吃料积极性不佳。

2、饲料变质现大多数鱼类养殖主要依靠配合饲料的投喂。有的养殖户的饲料仓储环境不良,或者饲料存放的时间过长,如果鱼类吃了腐败变质的饲料,也会引起中毒,出现厌食或者死亡。

3、饲料本身诱食性差

饲料原料新鲜度不佳及一些异味较重的原材料添加比例过大会降低饲料的诱食效果,鱼类的摄食率肯定不好,必然会引起厌食。

4、饲料粒径

饲料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鱼类的摄食,要根据鱼体不同规格来选择适应的饲料粒径。

5、换料

养殖过程中突然换料使养殖的动物在味觉上产生短时间不适应,也会造成鱼吃食减少或者厌食,因此养殖户在中途换料时,要先将两种饲料按一定比例拌在一起投喂一段时间,慢慢调整比例,直到彻底换成新品种的饲料。

6,放养的鱼种没有经过驯化或者驯化的不成功或者刚下池不久对新环境还不适应,就会出现摄食不佳的情况。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放鱼初期,应对鱼进行常规驯化,不经过驯化就大量投喂饲料会造成浪费。

五、刺激性药物的使用:在养殖过程中药经常使用刺激性的药物(如杀虫剂等)来控制病虫害,有些药物在杀虫的同时也会对鱼有比较大的刺激,从而影响了摄食。如敌百虫、硫酸铜、辛硫磷,菊酯类药物等引起鱼摄食量减少,通常会有2天~3天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敌百虫,菊酯类,辛硫磷等杀虫药物的时候 ,一般建议在鱼吃料后再用药。在用药12天之后,可以使用三宝高稳维生素C250克亩米),泼洒姜(100-200克每亩米),有机酸(500-100毫升)等产品进行解毒,抗应激处理,硫酸铜使用后,如鱼类出现摄食下降,可在用药1-2天后使用离子水中宝(硫代硫酸钠,每亩米水体1千克)进行处理,有利于鱼类摄食的恢复。

六、天气的剧烈变化导致鱼类厌食:

1,天气的剧烈变化(台风,暴雨等)导致水质因子的剧烈变化,导致鱼类产生应激,短时间内摄食下降,苗种阶段的养殖动物对水质因子的剧烈变化更为敏感,可以通过及时关注天气信息,及时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泼洒姜,有机酸等进行抗应激处理。

2,冷空气的频繁活动,多发生在春季和晚秋,这个时间段,冷空气活动频繁,昼夜温差较大,容易造成水体表层水温的剧烈下降,形成水体上下层的密度流,导致底层的无氧水上翻,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进入水体,加速水体溶氧的消耗,造成水体溶氧下降。同时底泥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进入到养殖水体中,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水生动物的摄食下降。

此时我们会发现鱼一般上午摄食不好,而下午摄食好。其主要原因是上午尤其是早晨水中的溶氧很低,鱼摄食不好,而经过一中午的阳光照射后,水中溶氧由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上升,这时鱼开始摄食,而此时的养殖户喂料心切,急于把上午没有吃的料补回来,所以较平时的投喂量大。等到了晚上,水中溶氧开始下降,鱼由于吃的过饱,消化时需要大量耗氧,所以较正常时候更容易浮头。另外由于晚上溶氧过低,鱼所摄食的饲料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被排入水中,造成饵料浪费,增加了饵料系数。同时残饵和未消化完全的粪便又会进一步败坏水质,形成恶性循环。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