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饲料营养(一):鱼类营养基本需求和饲料原料选择
一、鱼类营养的四项基本需求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
蛋白质的需求是饲料配方首要考虑的因素。不同规格的不同鱼类在不同环境下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于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又大于草食性鱼类,幼鱼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于成鱼阶段。
以下是几种鱼类对蛋白质的一般需求量(蛋白质在饲料中的百分比):
草鱼20.8~27.7
鲤鱼31~38
团头鲂25.6~41.4
鲫鱼25~32
斑点叉尾鮰32~36
鲈鱼44.5
罗非鱼34~40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0种氨基酸。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目前,已知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10种为鱼类的必需氨基酸,需要由饵料提供。
由于大多数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所以这两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需要添加动物性蛋白质原料(例如鱼粉)或直接添加这两种氨基酸予以补充。饲料配方中氨基酸是否平衡,或者说饲料中各种氨基酸是否满足鱼类的需求,是饲料配方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单纯地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并不能保证鱼类正常消化吸收蛋白质。比如,菜籽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7%,但其氨基酸组成不能满足鱼类的需求,因此,单一投喂菜籽粕,鱼的生长速度慢、体质差、易发病。
(二)糖、脂肪的需求
一般认为,鱼类对糖的利用率较低,并且鱼类对糖的利用率与鱼类食性有关,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率比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要低一些。
关于脂肪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草鱼饲料中脂肪含量3%~8%;青鱼和鳊鱼饲料中脂肪含量4.5%~8%;鲤鱼4%~10%;罗非鱼6%~10%。大部分鱼类以20:(5n~3)及22:(6n~3)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为必需脂肪酸。
鱼类对饲料总能量需求为3000~3500千卡/千克(1千卡=4.2千焦)。在配方设计中,应注意能量与蛋白质之间的平衡,原因是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不适宜,会降低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一般温水性鱼类的蛋白质能量比为95~105毫克/千卡。
(三)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对鱼类生长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鱼类所需的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等;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如B、B、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Bg、泛酸、生物素、叶酸、B2、胆碱及维生素C等。由于饲料原料中不能足量提供鱼类所需的维生素,需要以复合添加的形式加入。
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鱼类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和鱼类正常生长,长期不足时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比如: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鱼类患肠炎、贫血、瘦弱、肌肉侧突、前弯、眼受损、皮下慢性出血、体重下降、缺乏食欲、抵抗力下降丧失活力等。
(四)矿物质的需求
矿物质依其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镁、钾、氯和硫等)及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锌、钴、碘、硒等),它们是维持鱼类生命及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比如:饲料中如果钙、磷含量不足,会导致鱼类骨骼发育不健全,使鱼体呈现出短粗体形。饲料原料中尽管含有各种矿物元素,但往往含量不足,需要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
二、饲料原料选择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1.营养价值
(1)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的可消化利用率。单位可消化利用蛋白质的价格,可消化利用蛋白性价比,单位重量可消化利用蛋白价格愈低愈合算;其次是看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效果,如玉米蛋白粉、大米蛋白粉等蛋白含量高但氨基酸平衡性差,氨基酸的平衡效果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具有相对性,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计算养殖对象肌肉必需氨基酸与备选择蛋白质原料中必需氨基酸的相关性,即饲料原料蛋白质中10种必需氨基酸与养殖对象肌肉中10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关联度,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研究相关的软件并建立适宜的数据库。
(2)能量值的大小。鱼类优先利用氨基酸作为能量来源,但氨基酸价格高;其次是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最后才是碳水化合物,因此,脂肪含量高的原料能量值高优先选择,但要考虑脂肪的氧化酸败问题。
(3)原料的特殊营养作用。如维生素、活菌体、粗纤维等,新鲜的细米糠除了脂肪能量值高外,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肌醇等,是质优价廉的原料,一些菌体蛋白如酵母蛋白含有一些活的菌体可以被利用,菜籽粕、棉籽粕含有胆碱可以被鱼类利用,膨化大豆、菜籽等含有丰富的磷脂可以被鱼类利用。
2.新鲜度
原料的新鲜度是影响原料养殖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玉米、小麦等作为活的植物种子,具有很好的新鲜度,可以贮存,而玉米粉、小麦粉保存一段时间后,其新鲜度会显著下降,养殖效果会降低。大豆、菜籽也是活的植物种子,其蛋白质、油脂具有很好的新鲜度,可以达到很好的养殖效果;而一旦粉碎后并存放一定时期后新鲜度显著下降,油脂也容易氧化,其养殖效果也会显著下降。
就油脂而言,大豆、菜籽、米糠等油脂原料中,油脂的稳定性要显著高于豆油、菜籽油、米糠油,其养殖效果也要好得多。新鲜鱼粉与存放一定时期的鱼粉比较,虽然从一些营养指标看没有什么变化,但养殖效果会有显著的差异。
3.原料掺假因素
饲料原料掺假的情况时有存在,尤其蛋白质原料掺假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涉及掺假的原料种类也较为普遍。以前主要是蛋白质原料,如今包括次粉、细米糠、面粉、菜籽粕、棉籽粕等都有掺假的情况。更为可怕的是,在饲料原料中掺入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在菜籽粕、棉籽粕中掺入乌柏籽、茶籽、桐油籽等,这些物质对养殖鱼类有明显的毒性和副作用。
对原料应先采用感官和显微镜鉴定,再进行理化鉴定,最后进行综合鉴定。油脂原料可以选择的鉴定指标是酸价、水分和碘值。酸价可以使用碱进行中和,所以不能完全判定是否氧化酸败,但碘值是反映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指标,一般难以掩盖,对照鉴定对象的标准值,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油脂是否氧化及氧化的程度。对于蛋白质原料的鉴定,在显微分析的基础上建议选用水分、粗蛋白、水溶总氮和蛋白质离体消化率,水溶总氮可以鉴定原料变质程度和原料中是否掺假有化学含氮物质如尿素、氯化铵等,而离体消化率则可以判定是否掺假了高蛋白、低消化率的原料如血粉、水解羽毛粉、水解皮革粉、踢角粉等。
4.原料的养殖效果
不同原料的实际养殖效果、使用限量等是最终决定该原料在配方中使用量的关键性、综合性因素,用高蛋白、脱绒的棉籽粕等量替代豆粕可以取得同样的养殖效果,对部分鱼类其养殖效果还以棉籽粕好于豆粕,而豆粕的价格要比棉籽粕高700~800元/吨,这样棉籽粕与豆粕比较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再如玉米或小麦与次粉的比较,也具有明显的养殖效果、性价比优势。
5.原料的安全性
水产饲料原料不安全因素包括原料污染、原料残留的毒素、原料掺假带来有毒物质等。常规饲料如菜籽粕、棉籽粕、豆粕等一般是较为安全的,但受到污染包括生物污染等可能发生质量变化,产生有毒物质。再就是可能的掺假物质带来毒性。对于非常规饲料原料如食品加工副产物、加工残渣等在选择使用一定要注意。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系刘文俊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