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3/09/11 18:26:43  来源:水产养殖 2019年10期  浏览次数:390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陈兴邦 ,陈冉 ,邵俊杰 ,蒋先金 ,张美琴 ,万金娟

(1.宿迁益佰饲料有限公司,江苏 宿迁 223800;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在我国水产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统计数据显示,至2017年,我国中国中华绒螯蟹的总产量已达到750 945 t,占蟹类总产量的75%左右[2]。在河蟹饲料中,鱼粉用量通常达30%~40%,是蟹饲料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鱼粉资源越来越匮乏,鱼粉的价格逐年上涨,且我国优质鱼粉主要依赖进口,极大的限制了河蟹配合饲料和河蟹养殖业的发展,也使得植物性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3-5]。其中,豆粕因其蛋白含量高、价格相对低廉,被广泛用来作为替代鱼粉的饲料蛋白源[6-7]。而目前,大豆价格仅为豆粕的60%左右,且在宿迁地区,大豆产量丰富,就地取材便捷;因此用大豆替代一部分豆粕,不但可以缓解豆粕资源紧缺,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关于中华绒螯蟹饲料蛋白源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8-9],但尚未见大豆作为主要蛋白源对蟹的生长及免疫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该研究旨在考察不同比例大豆替代豆粕饲喂中华绒螯蟹幼蟹对其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高性价比河蟹幼蟹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制作

1.1 试验饲料

该试验共设4个组,即对照组(基础饲料,D0),分别以大豆替代基础饲料中40%、60%、80%豆粕的试验组(D1、D2、D3),试验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饲料原料经过粉碎80目筛,经2次混合、制粒、熟化冷却等工序,颗粒风干冷却后过筛,贮存备用。

表1 饲料配方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1.2 试验用蟹及饲养管理

试验用的河蟹蟹苗购自江苏省南通市,蟹苗在试验的养殖环境条件下暂养1周,然后选择附肢完整、健康无患病并处于脱皮期间的蟹苗2 000尾[平均体质量为(5.34±0.19)g]进行养殖试验,随机分为4组。养殖塘口为12个,面积为10×667 m2。每天的投喂量根据蟹苗体质量5%,按实际摄食情况进行调整。每天分2次投喂,时间为07:00和17:00,饲养周期为5个月。

1.3 生长性能测定

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河蟹的增重率和存活率,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增重率(%)=100×(Wt-W0)/W0;

饲料系数=(Wt-W0)/F;

存活率(%)=100×Nt/N0。

式中,W0为平均初始体质量,W为平均终末体质量,F为饲料投喂量,N0为初始尾数,Nt为终末尾数。

1.4 样品采集与测定

河蟹进行计数并称重后,每个塘口随机挑选3只蟹,取其肝胰腺,用生理盐水(0.85%NaCl)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去水分,然后加入9倍体积的同浓度生理盐水,在冰浴中进行匀浆(工作时间5 s,间歇时间5 s,共反复3次),以10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待测。肝胰腺的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肝胰腺各指标水平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若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则做ANOVA多重比较,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显示为平均值±标准差(Mean±SE)。

2 结果

2.1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经过5个月养殖,各组蟹的增重率、成活率及饲料系数见表2。从表2中可见,试验结束时,各组幼蟹的生长性能指标十分接近,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大豆替代豆粕的比例提高,幼蟹的末体质量、增重率和成活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

2.2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中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饲料中大豆替代豆粕的比例增高,蟹肝胰腺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呈降低趋势。其中,60%和80%组胰蛋白酶水平显著低于豆粕组;40%、60%和80%组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

表2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活力的影响

饲料中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活力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各组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总抗氧化活力的水平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大豆替代豆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活力的影响

3 讨论

近年来,大豆虽然可以作为水产动物的优质蛋白源,但因其所含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10],未能在水产饲料中得到很好地利用。但随着豆粕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价格逐年上升,大豆这一当地供应量大,价格低廉的蛋白源逐渐受到当地饲料企业的关注。该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蛋白、脂肪水平相近的情况下,用大豆替代40%~80%的豆粕,河蟹的生长、对饲料的利用情况及存活率未受影响。由于目前尚未见关于大豆替代豆粕对其他水生动物生长影响的报道,其具体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表明,影响甲壳动物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因素,例如蜕皮周期和生长发育期等[7-8],一类是外在因素,例如温度和饵料等[11-12]。其中,饵料是影响甲壳动物消化酶活性的关键因素,可以作为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重要指标[13]。江洪波等[14]研究了饵料蛋白质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指出蟹胰蛋白酶活性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而淀粉酶则受到饲料蛋白质的抑制。该试验中,各组饲料蛋白质水平相近,但随着饲料中大豆替代豆粕水平的增加,蟹肝胰腺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0.05);表明大豆替代豆粕对肝胰腺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这可能是由于大豆中所含的大豆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对机体造成了影响。

甲壳动物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由酶促和非酶促两个体系组成,其中酶促体系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它们可在不同水平上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恢复机体正常的细胞代谢和功能;非酶促体系包括维生素、氨基酸、金属蛋白等,这两个体系在机体内相互协作,使机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15-17]。在该研究结果表明,各组蟹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总抗氧化活力的水平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表明大豆与豆粕在抗氧化能力无统计学意义差异。

综上所述,用大豆替代40%~80%的豆粕,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饲料利用率、存活率以及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对机体消化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具体替代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酌情添加。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