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央建议:实施江湖再连通规划,重新打开长江鱼类洄游通道

发表时间:2023/03/09 13:35:36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5078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今年全国两会上,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问题持续受到多方关注。其中,致公党中央在《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提案》中建议,在严格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江湖再连通规划,重新打开鱼类索饵场和产卵场之间的洄游通道。

致公党中央表示,通过连通江湖后的丰富鱼类资源为长江水生生物和江豚、长吻鮠、铜鱼等珍稀物种提供更丰富的饵料,通过水文扰动提升栖息生境的异质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整体多样性,实现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资源的完全恢复和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功能战略目标。加大自然水系修复力度,开展长江干支流河湖健康评估。加强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切实保障生物生存繁衍。

致公党中央指出,目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研究指导。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系统性、持续性的科学研究仍然不足,尚未建立可满足长江禁捕效果评估和生物完整性评价需要的监测评估体系。水生生物资源家底不清,资料较为老旧,亟待梳理、更新。地方上相关专业人才不足,人员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二是过度强化工程化修复,对自然修复重视不够。工程设计过分强化景观美化,引入一些外来物种。目标设定科学性不足,所使用的生态修复技术综合度较低,对所修复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关注度较低。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多关注局部,区域整体协调性不强。

三是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整体性仍有不足。部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鱼类捕捞产量持续降低,渔获物小型化趋势明显。水生植被分布面积萎缩严重,水底“荒漠化”。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群落结构单一、完整性低。原生生态系统受到强人工干扰后,沉水植物种子库匮乏,自我修复能力较差。

为此,致公党中央在提案中呼吁,进一步做好生物多样性本底调研。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在湿地生物方面,沿江许多城市分布着大量的湖泊、河流等天然湿地,并生活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目前在湿地围网拆除、渔民上岸、水体禁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成效,但对当地湿地生物多样性家底了解不够,建议进一步强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科研监测工作。

另外,关注外来鱼种的潜在威胁,提升水生生物保护科学性。以《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所获得的最新数据为基数,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为重点,完善外来鱼类入侵风险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长江外来鱼种入侵风险预警机制。开展相关生物技术研究控制外来鱼种繁衍,加强对外来鱼种的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研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产养殖外来鱼种的逃逸管理和民间放生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社会层面的宣传科普工作,建立满足社会公众放生需求的制度性安排,进一步提升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性。

致公党中央还建议,推动金融支持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体而言,将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进行市场化嫁接,使其转化为可经营、自平衡的整体,缓解生物多样性项目融资难。通过财政贴息、政府担保、基金投资、国际组织贷款等形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项目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澎湃新闻注意到,全国两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多件提案聚焦长江,它们包括民建中央《关于实施洞庭湖生态治理 助推长江大保护的提案》、民革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农工党中央《关于“四管齐下” 不断提升长江流域岸线保护与利用水平的提案》以及民进中央《关于加强长江干流水生生物生境修复 巩固提升“十年禁渔”成效的提案》等。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