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大湄公河地区发现200多种新物种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报告称,尽管气候变化、砍伐树木等人类活动构成了威胁,但在2020年,科学家们在大湄公河地区发现了200多种新物种。
据法新社1月27日报道,这些新物种包括一种新的灵长类动物、一种无色的洞穴鱼和一条具有不同寻常的非重叠鳞片花纹的虹彩蛇。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其“新物种发现”报告中称,该地区总共发现了224种新的植物和脊椎动物,据悉,科学家们探索的大湄公河地区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
报道称,大湄公河地区拥有从丛林到山脉甚至喀斯特地貌的景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新物种的发现率表明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