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的全球渔获来自可持续种群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部分恢复

发表时间:2025/07/05 17:59:34  浏览次数:16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日前发布《2025年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回顾》(以下简称《报告》)称,全球部分海洋渔业资源在科学管理下正逐步恢复,但不同区域差异大,一些区域仍面临过度捕捞等可持续性挑战。《报告》呼吁各国加强治理,推广有效经验,推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报告》评估了全球2570个独立鱼类种群的生物可持续性,涵盖粮农组织划定的所有海洋捕捞区。《报告》由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机构、650多名专家共同参与,基于科学数据全面分析全球海洋渔业状况。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球64.5%的渔业种群仍处于生物可持续范围内,35.5%的种群被列为过度捕捞。若按产量加权计算,77.2%的全球渔获来自可持续种群。

  在管理成效显著的区域,可持续捕捞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例如,东北太平洋区域92.7%的鱼类种群处于可持续状态。

  尽管全球仍有约1/3的鱼类资源被过度开发,但近年过度捕捞的年增长率平均仅为1%。不过,不同区域之间的管理成效差异依旧明显。在东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长期投入和健全的管理机制已经显现成果。上述两个区域中,鱼类资源可持续比率分别达到92.7%和85%,且2021年产量中分别有99%和95.7%来自这些可持续渔业。

  南极区域首次被纳入评估,《报告》显示,该地区100%的种群都实现了可持续捕捞。这一成就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展示了生态系统管理与国际协作的巨大潜力。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执行秘书戴维·阿格纽解释说:“南极、东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等地区的积极成果反映出,拥有强有力的机构、持续全面的监测、将科学证据纳入管理决策以及实施预防性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对可持续渔业管理大有裨益。”

  地中海和黑海显示出复苏的早期迹象,尽管只有35.1%的鱼类种群实现了可持续捕捞,但自2013年以来,该区域的捕鱼强度下降了30%,鱼类资源量增加了15%,这得益于区域合作,各国的努力逐渐取得积极成果。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步入正轨。在东南太平洋和东中大西洋等渔业对粮食安全和生计至关重要的区域,只有46%和47.4%的鱼类资源得到可持续捕捞。这些地区往往面临机构能力不足、治理分散和数据缺口巨大的问题。

  在物种层面,金枪鱼和金枪鱼类物种表现优异,87%的评估种群可持续,99%的捕捞量来自可持续来源,这一成功归功于强有力的科学管理。相比之下,深海物种仍然高度脆弱,只有29%的种群实现了可持续捕捞。《报告》特别提出,高度洄游的鲨鱼常作为金枪鱼副渔获被捕。在评估的23个鲨鱼种群(7个物种)中,43.5%被不可持续的捕捞,由于缺乏稳定的国际管理机制,恢复工作进展受限。

  《报告》还指出,小规模和个体渔业在发展中国家仍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数据缺乏、管理能力不足,难以全面评估其可持续性水平。粮农组织呼吁各国加大投资,完善数据采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基础支撑。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表示,有效管理仍是养护渔业资源最有力的工具。他说:“当前对全球海洋渔业的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面对挑战,各国应加速行动,推广成功管理经验,构建可持续、有韧性的水产食品体系,为全球粮食安全、营养和就业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