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线虫病(鲤嗜子宫线虫)

发表时间:2021/08/24 20:29:06  浏览次数:5485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这是很早以前就知道的寄生虫病,由于该病的侵害而降低鱼的商品价值,因此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照片1

[症状]

本病发生于1龄以上的鲤鱼。体表出血者多见(照片1)。去掉鳞后见有鲜红色1~3条线虫,该虫像卷曲的蛇一样寄生着(照片2)。虽然没有较强的直接危害性,但形成的皮肤伤口能成为继发细菌感染的门户。


照片2

[病因]

线虫类的鲤嗜子宫线虫(Phiometroides cyprini)的寄生引发本病。有的将此虫称为“金线虫”或“丝状虫”。但是,因为这称呼都是指别的寄生虫,因此在这里不使用为好(金线虫为寄生于螳螂的线形虫,丝状虫是指寄生于哺乳动物的丝虫)。

照片3

寄生于鱼鳞片上的雌虫,体长可达10cm(照片3)。没有发现雄虫。在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充满了孵化出卵的幼虫。在春天水温16~20℃时,雌虫的部分虫体脱落于水中,裂开虫体后放出仔虫。之后雌虫死亡,皮肤的伤口也自然愈合了。仔虫被中间宿主针刺水蚤吞食,在其血体腔内发育成能感染鲤鱼的幼虫。鲤鱼吞食了这种针刺水蚤后,幼虫从鲤鱼的消化道的体腔内移动,在体腔成熟、交配。之后雌虫移行至鳞下,完成后继发育。在翌年春天产仔后终其一生。

[对策]

目前尚无对策。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上一篇:鱼鳔病
下一篇:头槽绦虫病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