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硫酸铜控制池塘田螺技术

发表时间:2024/08/21 13:07:17  来源:科学养鱼 2024年1期  作者:樊炎昌,田 祥,吕利群  浏览次数:102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硫酸铜溶液对螺蛳的灭杀效果,同时使用半净水试验方法讨论所选取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确定所选取浓度为安全浓度,为硫酸铜用于田螺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5升聚乙烯塑料桶、6升聚乙烯塑料桶、五水硫酸铜、氯化铵均由山西争跃化工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分别为蓝色和白色粉末,含量≥96%。

实验所用田螺从上海海洋大学内部河流捕捞所得,捕捞所得田螺在捕捞桶内暂养2小时后从中选取已完成贴壁(表明活力良好)、壳高20 毫米左右的田螺作为实验对象,每组10个。

急性毒性试验所用稀有鮈鲫来源于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鱼无伤病、规格相近、反应灵敏、体长(45±5)毫米/尾,体重(0.8±0.1)克/尾。

2.实验方法

(1)不同浓度硫酸铜对田螺灭杀效果的测定(表1)。通过逐步实验摸索得出实验中所用硫酸铜浓度,每个组别设置3个对照组,另设1个空白对照;实验使用15 升聚乙烯塑料桶为实验容器,实验水体为6 升(采样点水体与曝气自来水各占一半)。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田螺的活动情况与中毒状态并做好记录,24 小时后记录田螺死亡率。实验水温(21±1)℃,实验过程中的硫酸铜用质量分数为25%的硫酸铵溶液作为溶剂。

表1 硫酸铜螺蛳灭杀实验的质量浓度

(2)稀有鮈鲫急性毒性试验。根据预设灭杀浓度设置急性毒性实验(表2),每个组别设置3 个平行实验组,除此之外设计1个空白对照;实验过程采用半静水法,每隔24 小时更换暂养水体和药液,实验期间不投饵。实验使用15 升聚乙烯塑料桶为实验容器,实验水体为6 升(采样点水体与曝气自来水各占一半),每组实验鱼为10尾。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实验鱼的活动情况与中毒状态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并捞出死鱼。分别记录24、48、72小时实验鱼的死亡和存活情况。

表2 稀有鮈鲫急性毒性实验的质量浓度

3.数据统计

将前述所有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二、结果

1.硫酸铜对田螺的灭杀效果

田螺暴露在硫酸铜质量浓度为0.2 毫克/升的实验组中,贴壁田螺出现贴壁无力或直接掉落,对外界水流刺激不敏感,但直接刺激螺壳会有较明显的反应,在20 小时左右出现个体死亡,24 小时死亡率为23.3%;0.5毫克/升的组别中,贴壁个体的脱落出现的时间更早,在12 小时即出现个体死亡,24小时死亡率为56.7%;1毫克/升的组别则在7 小时左右就出现个体死亡,24 小时死亡率为76.7%(表3)。

表3 田螺灭杀实验结果

2.硫酸铜对稀有鮈鲫的毒性效应

稀有鮈鲫暴露在所有浓度的硫酸铜质量浓度实验组中,体色与游动并无异常,与对照组无差别,所有组别无死亡个体出现(表4)。

表4 硫酸铜对稀有鮈鲫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

三、讨论

1.硫酸铜对田螺灭杀效果的评价

硫酸铜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盐,很久以来在病害防治中有着优良的效果,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其作用的主要机理是硫酸铜电解出的铜离子可以破坏部分氧化还原酶的活性,阻止部分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生物体的代谢反应使其死亡,可以控制部分藻类的生长,对部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硫酸铜在很早就被用于钉螺防治,在本次实验中笔者将其引入田螺的防治手段中,并对其效果进行测定评价。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实验室条件下,0.2 毫克/升质量浓度下24 小时便已经对螺蛳有了一定的灭杀效果,0.5 毫克/升浓度下灭杀效果进一步提高,1.0毫克/升浓度下24 小时便具有了相当不错的灭杀效果。由此看出灭杀效果与硫酸铜浓度呈正相关。但硫酸铜浓度过高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会加强,所以硫酸铜浓度不宜过高。

2.硫酸铜对稀有鮈鲫毒性实验的评价

在本次的毒性实验中,笔者所选取的0.2、0.5、1.0 毫克/升3 个硫酸铜质量浓度的实验组中,均未发现对稀有鮈鲫有急性毒性效果,所有实验组中的稀有鮈鲫并未出现异常行为或体色变化等异常情况。不过有研究表明当草鱼在硫酸铜浓度较高的水体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鳃小毛细血管病变、脱落等症状。除此之外,孟晓林等(2019)在经过试验后发现,高浓度的铜离子会使得鲤鱼肠道内的菌落多样性大大降低,严重破坏了鲤鱼肠道菌群的稳态,使得鲤鱼的免疫力下降,最终导致死亡。所以,硫酸铜使用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超过推荐浓度。

总之, 硫酸铜是防治田螺的有效药物之一,本研究确定了硫酸铜对田螺防控的有效浓度,为水产养殖过程中防控池塘田螺提供技术支撑, 对池塘田螺防控技术有一定指导意义。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上一篇:龙虱养殖技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