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发表时间:2023/09/27 12:17:43  来源:水产养殖 2021年4期   浏览次数:213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唐伟林,伍志勇

(1.祁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祁阳 426100 ;2.祁阳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祁阳 426100)

随着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有效地提高了鱼类产量,提高了资源和空间的利用率,但是随着养殖密度和数量的增加,也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具体表现为鱼病的防控难度增强,鱼类疾病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数据调查与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常见鱼病进行预防往往比治疗更加有效,这就要求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养殖观念。

1 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类型

虽然目前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鱼类疾病种类较多,但是依据致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首先是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其次是就是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两种鱼病的致病原不同,鱼类发病症状也不相同,所以养殖者可以根据其发病原因制订合理的预防办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1 寄生虫类鱼病

河流、湖泊、水库不仅是鱼类生存和繁衍的良好环境,同时还是微生物和病菌滋生繁衍的温床,所以,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若没有对养殖水域进行消毒和水质净化,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的泛滥,寄生虫寄生到鱼类身上则会引起多种鱼病,从而危害鱼类正常生长,常见的寄生虫类鱼病有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等,这些鱼病对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巨大威胁,严重时还会造成鱼类的大规模死亡。

车轮虫因其在水下运动时形似车轮状而得名,主要通过寄生在鱼类皮肤的方式进行繁殖,随着车轮虫的生长,其寄生部位也逐渐由皮肤转移到鱼鳃部位。在发病初期鱼类头部会出现明显的病变特征,表现为头部发白,此外在水下的活动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车轮虫的生长,鱼类病情会逐渐加深,头部的白色病症会逐渐变为黑色,患病鱼在水下进行活动时能够明显发现其焦躁不安。当车轮虫转移到鱼鳃内部时,就预示着病情已经发展到后期,在后期患病鱼全身呈现黑色,游动剧烈且速度加快。寄生在鱼体内的车轮虫以鱼体中的营养物质为生存条件,这会严重制约鱼的生长速度,造成患病鱼生长停滞,甚至死亡。鉴别车轮虫病主要是根据鱼的游动状态和体表特征。因为车轮虫病很有可能致鱼死亡,且传播性较强,因此具有极高的危害性[1]。

除车轮虫外,指环虫对于鱼类的危害也较大,指环虫和车轮虫类似,也是附着在患病鱼的皮肤和鱼鳃表面,靠吸取鱼类体内和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殖繁衍,与车轮虫不同的是,鱼感染的部位会分泌许多黏液,若果这些黏液在鱼鳃中,会影响鱼类的正常呼吸,导致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指环虫病在幼鱼期较常发生,成年鱼类对于指环虫病的抵抗能力较强,所以患病率与病死率相对较低。

1.2 细菌类疾病

鱼类特有的身体结构使其拥有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细菌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如鱼类的鳞片不仅能够使其表面更加光滑,降低在水底活动时的摩擦力,减少因为意外磕碰造成伤口细菌感染,还能够抵抗细菌的入侵,所以鳞片和其分泌的黏液被视为一层免疫保护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鱼类并不能完全防止细菌的入侵,还是会有一些鱼类疾病的发生,如烂鳃病、肠炎和赤皮病等。

以上3 种疾病的患病区域和发病症状有所不同。顾名思义,烂鳃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导致鳃部腐烂的鱼病,鱼鳃是鱼类身体的重要结构,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若鱼类的鳃部受到细菌的感染,会对鱼类的呼吸造成不利影响,发现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呼吸道堵塞,甚至窒息死亡。肠炎则是鱼类消化系统的疾病,其患病表现与哺乳动物相似,都是腹部肿大,患肠炎的鱼类会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且体能迅速消退,鱼体瘦弱,最终会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爆发肠炎疾病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大规模死亡,从而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赤皮病是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的,其发病现象主要表现为患病区域的鱼鳞相继脱落,露出红褐色,且多处皮肤出血。相对于前两种疾病,赤皮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于水产养殖产生的危害也较大。此类病原体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若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很有可能造成大规模传染,从而危及整个鱼塘,最终造成鱼类大面积的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2 水产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式

2.1 鱼类车轮虫病的防治

对于鱼类车轮虫的治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KMnO4进行药物浸泡,浸泡时加入1 g 左右的敌百虫,时间控制在30 min 以内,浸泡过后1 d 左右,车轮虫被杀死。神农168 药剂对于车轮虫也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在使用该种药剂时,需要提前对养殖区域的水温进行测试,根据养殖区的水温和水深使用药剂,将药剂溶解稀释10 000 倍后,进行均匀的喷洒,能够有效地杀死车轮虫。此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也能有效杀灭车轮虫,但高温时使用,硫酸铜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需注意避免在高温时使用。需注意,对于规格小的病鱼,药剂量一定不要过大。再有,就是用苦参碱溶液,1 m3水体配上0.4 g 苦参碱,全池泼洒1~2 次。最后,在病情严重时,把苦参碱溶液和阿维菌素溶液配合使用,剂量不变,认真喷洒,也能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车轮虫的繁殖速度快,有时候一次用药并不能全部杀灭,所以要根据病鱼的情况选择用药次数。在使用某些药物时最好能隔日再用一次,进行2 次杀虫,以达到彻底歼灭车轮虫的目的。

2.2 鱼类指环虫的防治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净化水质,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其次,在鱼入池前使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药浴,标准为每m3水体投入药物15~20 g,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 min。

在治疗方面主要有:(1)每千克饲料中加“高效灭虫灵”2.0~2.5 g,拌匀后投喂,连喂2~3 d。如病情严重,池中的虫卵多且杀不死,应隔1 周左右,再投喂1~2 d。(2)每千克饲料中加27 g“孢虫净”(内服型),拌匀后投喂,连喂2~3 d。如疾病严重,池中的虫卵多、杀不死,应隔1 周左右,再投喂1~2 d。(3)用“指环轮虫净”全池泼洒,内服“虾宝颗粒”,同样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4)养殖区域全面喷洒甲苯米唑,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确定剂量,但是该种药物在日本鳗等鱼类的养殖中要谨慎使用[1]。

2.3 鱼类烂鳃病的防治

鱼类烂鳃病,可以将药物搅拌在饲料里或者直接投喂药物,大约每100 kg 饲料中搅拌氟哌酸20 g、土霉素3 g,持续投喂一周左右,再使用009 速康灵进行杀菌消毒。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将活菌杀死。此外,由于细菌在6%的盐水中很难存活,养殖者可以通过向养殖区域中加入食用盐来遏制细菌真菌的繁殖。最后,可根据不同的患病原因使用不同的药品:细菌及真菌性的烂鳃病可以使用富氯或二溴海因0.3 g/m3全池泼洒,重症隔日再用一次,同时配合用鱼复宁、大蒜素、鱼血停,按0.2%的比例拌饲投喂3~6 d;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可以用强效杀虫灵或菌虫杀手泼洒防治,其质量浓度为0.01~0.02 g/m3。

2.4 鱼类肠炎病的防治

鱼类肠炎病的防治主要从日常的饲料投喂入手,提高对于饲料投喂的管理力度,治疗的药物与饲料混合搅拌之后投喂。新鲜的配合饲料最好达到80%的饱和度,在投喂过程中做到定时定量。此外,在肠炎病流行的季节,需要在饲料中投入大蒜素,以20 d 为一周期最为适合。最后,使用二氧化氯和强氯精等对养殖区进行消毒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2.5 鱼类赤皮病的防治

对于赤皮病而言,在养殖期间要做好以下几点:(1)放苗、拉网、转塘之前做好鱼类抗应激处理,降低鱼类的应激反应,避免体表机械损伤。可以使用有机酸和泼洒姜之类的产品进行抗应激处理,降低操作过程的应激反应;(2)定期消毒。使用二氧化氯和强氯精对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利用磺胺甲氧嘧啶(150~200 mg/kg)与饲料搅拌投喂,每日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5 d 即可。

在发生赤皮病时,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式:(1)外用45%的苯扎溴铵100 mL 和20%的浓戊二醛250 mL 配合使用,或者使用聚维酮碘250 mL 每667 m2水体进行消毒。水质指标严重不良的先进行水质调节,再进行消毒处理;(2)10%含量的氟苯尼考100 g+三黄散100 g+板黄散100 g+黄芪免疫多糖100 g,拌料10 kg 进行内服,连续使用3~5 d[2]。

3 提高养殖技术的策略

湖南省祁阳县位于湘江中上游,具有良好的水文条件,十几年间,在政府和先进模范带头人的带领下,祁阳县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水产养殖业为主的致富道路,成功带领众多水产养殖者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祁阳县多次进行革新,如多方式指导春季苗种生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方位狠抓春季水产养殖及疾病防治等,不仅保证了水产养殖工作正常进行,而且在提高养殖产量、加大鱼病防控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此外,提高养殖技术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营造良好的水质条件

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降低鱼类的患病几率,抑制水中病虫类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要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就要加强水质管理,提高水体质量,为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2 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

对于鱼类常见病虫害,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是最为简单且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如所养殖的鱼类品种、整体抗病害能力、常见鱼病种类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抗病方案,从而提高鱼类的整体抗病能力。如针对不同病症的发病时期,在饲料或者养殖区域中添加提高抗病能力的药剂或营养物质等[3]。

3.3 加大对养殖区的巡查力度

在水产养殖区域,应该保证每日的巡查次数,主要是观察水体的质量和鱼类生长质量,如水体的颜色、透明度和鱼群的整体活跃度,并结合鱼群的生理特点判断有无患病隐患,特别是要观察有无浮头现象。此外,在投喂饲料时,观察鱼类的进食情况,看是否存在鱼类食欲减退或者不按时进食的现象。最后,若鱼塘中出现病鱼和死鱼,要及时进行打捞,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排查,对待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检查、及时解决。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记录,尤其是患病的原因和治疗方式,以便为日后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4 结语

水产养殖中的疾病,还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水产养殖不同于畜牧业的养殖,因为养殖对象主要在水下活动,在直观性上会受到限制,只有最大程度地避免病害发生,才能够保证养殖的综合效益。此外,养殖者还应当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病害防控技术,以保证水产养殖利益的最大化。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