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常见疑难鱼病的防治方法
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渔民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鱼病,部分渔民由于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影响了养殖效果,甚至造成了很大损失。以下介绍水霉病、黏孢子虫病等两种常见疑难鱼病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水霉病
水霉病是春季多发鱼病,主要是由于鱼体表受到损伤,受伤组织感染水霉菌而引起的。水霉菌是广泛存在于水域和潮湿土壤中的一种霉菌,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对不良环境耐受能力极强,适宜生长温度为10~18℃,温度达到25℃以上时水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一般不易发生感染。因此,鱼类水霉病25℃以下都会发生,而28℃以上比较少见。当鱼类体表组织受伤时,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就会伺机附着,在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还可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继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最后导致鱼死亡。
1.发病原因
水霉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鱼体体表受到损伤所引起的,在生产过程中鱼体受伤主要来自以下原因:(1)捕捞。春季水温较低时,干塘或用网起捕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拉网时间过长,引发鱼体剧烈活动或跳跃,造成其体表擦伤,甚至鳞片部分脱落。(2)运输。在鱼类运输过程中,由于鱼体处于相对比较密集的状态,相互挤压,容易引起擦伤,特别是鳍带硬刺的鱼,如黄颡鱼。(3)体表寄生虫。鱼类被水体中的寄生虫(例如锚头鳋、中华鳋等)寄生,寄生部位有伤口,导致水霉菌的继发性感染。(4)冻伤。由于水温过低,易引起部分鱼冻伤。(5)其他。春季池水过于清瘦,鱼体极度饥饿或者营养不良,也容易感染上水霉病。
2.防治方法
水霉病重点在于预防,在不同的养殖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可以有效地降低鱼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鱼类发生水霉病,治疗是很困难的。不过也有好消息,据最新报道,孔雀石绿替代药物“美婷”即将上市,它是我国水产养殖领域研发的第一个化学类新兽药,它将填补世界范围内在孔雀石绿禁用后长期无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的空白。其主要成分是甲霜灵和硫酸亚铁,主要用于防治水霉病。它的用法与用量有两种方式,一是浸浴,每立方米水体用药20g,浸浴2小时;二是全池泼洒,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药200g,用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要做好水霉病预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春季清塘时应清除池底过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可使用一些抗应激及促使鱼鳞收紧的中草药制剂,例如泼洒姜等。(3)水温低于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4)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应及时使用碘制剂和水杨酸进行体表消毒处理。
二、黏孢子虫病
黏孢子虫病是对鲤、鲫鱼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鱼病,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发期。特别是寄生在鲫鱼“喉部”粘孢子虫的危害最为严重,高发期为7~8月份,鲫鱼的死亡率高达30%~90%。不论是鱼类苗种阶段,还是成鱼阶段均能发生黏孢子虫病。 感染黏孢子虫的病鱼,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身体消瘦,甚至死亡。黏孢子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鳃、肠道及内脏器官等部位。黏孢子虫种类很多,寄生在鱼皮肤和鳃上的常见的有单极虫、野鲤碘泡虫、中华尾孢虫等。另外寄生在鱼鳃上的还有异形碘泡虫、球孢虫、变异黏体虫。诊断时用肉眼可看到白色孢囊,孢囊不活动,取下孢子,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形态可以鉴别黏孢子虫的种类。尽管人们认识到了黏孢子虫病的严重危害,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理想的特效药物。
1.预防方法
(1)清塘消毒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高产池应做到每年清塘消毒。清除池底过厚的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杀灭泥中的中间寄主(水蚯蚓)和孢子虫;(2)对购进的苗种进行严格的检疫,不要从疫区购买苗种;(3)养殖过程注意改良水质,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
2.治疗方法
(1)可以采取内服氯苯胍(500克拌1吨饲料,必须通过3级预混,保证混合均匀,否则易引起中毒死鱼)的方法处理,同时用碘制剂(有效碘1%)的)进行水体消毒,用量为100mL/亩,同时内服抗生素,如氟苯尼考等;(2)地克珠利预混剂拌料投喂,具体用药量要看药物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不建议养殖户购买药物原粉拌料投喂,因为普通养殖户一般没有专门的预混设备,简单搅拌很难抖匀。投喂拌药不均匀的药饵易导致鱼死亡。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