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鱼少发病少死鱼!提前做好预防必不可少!

发表时间:2021/01/13 00:21:05  作者:肖建春  浏览次数:153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开春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霉菌引起的疾病,水霉、鳃霉、绵霉。这些真菌性疾病,总的来说是条件性致病,这些致病菌的孢子平时在水里和空气中都可以检出,当鱼一旦受伤,或是外界环境变差,鱼体免疫力降低,就容易发病。

对于一些年前有捕鱼,或是投放鱼,当消毒不彻底,就容易在开春后,随着温度上升,发现许多鱼身上有白色的水霉。还有就是水环境比较差的,遇到冬春交替,水体对流,鱼出现浮头。还是在春节前,就有一水库老打电话给我,说水库里的叉尾鮰出现浮头,老板说水库在放水,水位下降较多,在冬天叉尾鮰对水温有一定要求,过低容易冻伤,引起水霉,但由于没办法提高水位,且鱼已经到了上市规格,所以老板就决定呈水位低,用拖网打鱼,一打就是上万斤的叉尾鮰,还有上万斤的花白鲢,当网还没有拉到岸边,就发现底部的翻起的水都是腥嗅的,鱼大量的出现浮头。刚开始还开了底部的微孔增氧,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关掉了。最后采取了许多应激措施,但叉尾鮰还是损失了不少。这就是明显的水质引发的死鱼。像有些饲养叉尾鮰,爱用鸡肠或屠宰场下脚料,尤其平时要注重水质调节。

开春想鱼少发病、少死鱼?提前做好这些预防必不可少
开春想鱼少发病、少死鱼?提前做好这些预防必不可少

开春后,第二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疖疮。

指的是一些鱼皮肤下,出现化脓性的炎症。特别是草鱼和青鱼容易发病。通常认为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在具体用药上又和赤皮的用药大体相同。而过去认为赤皮病的病原菌是荧光假单胞菌。这两种症状,有时在一条鱼上同时发生。以往常把草鱼的肠炎、赤皮、烂鳃叫做草鱼的三大病。而开春后,经常看到一些鱼,即有细菌性的败血症、又有赤皮,还有疖疮,而且大多数的还伴随着烂鳃。

说到烂鳃,就是我想说的,开春后常见的第三个疾病了。

检查鱼病时,经常会发现鱼的鳃上挂泥,前期出现应激性增生,严重后就出现腐烂。鳃丝呈现出肿胀,是最常见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检出柱状黄杆菌。当鳃瓣有淤血,还应考虑重点检查下寄生虫,像车轮虫、鳃隐鞭虫。

开春想鱼少发病、少死鱼?提前做好这些预防必不可少

在具体用药上,还是以外用消毒为主,像硫沙星等都是常用的药物,有时还可以把碘复配在一起用。当然了,如果鱼开口吃料,结合内服效果会好很多,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再如维C钠粉,可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另外就是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投放苗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想饲养叉尾鮰的养殖户来说,最好不要急于购买苗种,很容易因为运输引起的外伤,而造成大量的损失

开春想鱼少发病、少死鱼?提前做好这些预防必不可少

这几年越冬的鱼,都会出现一种疾病,那就是身体溃烂,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草鱼,以头部溃烂为主,有的在身体躯干部位也有溃烂的现象。在每年开春后,就陆续出现死鱼,随着温度上升,死亡量急增,直到水温超过18摄氏度以上,水霉的毒力减弱,这种现象才慢慢减少。

行业内都把它叫做越冬综合症。就其致病原因,各专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细菌引起,坚持用抗生素内服;有的认为是环境造成的免疫力低下,应改善环境,增强免疫力;也有的认为是感染了水霉。

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用鲫鱼来做了试验,今年我们又用草鱼做了试验,发现了个现象,越冬的鱼最初在头部溃烂,除了有伤口的因素,其实更重要还有其他因素,如鱼体脱粘。

由于鱼体表的黏液脱落,所以悬浮于水体中的水霉孢子、小颗料的有机碎屑汇聚于鱼的体表,形成云雾状的水霉前期产物。在产生脱粘的因素中,外界刺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肝脏病变都是其诱因。如鱼的肝脏功能异常,常会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等过氧化酶的分泌不足,致使不能及时清除鱼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自由基,是终导致分泌粘液的粘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粘液,不能紧固体表的粘液保护层,造成脱粘。

在冬天里,好多鱼塘都没有进行饲料投喂,这样鱼只有靠消耗机体内的脂肪来作为能量,供鱼体维持生命运动,脂肪里贮存能量的转换,就需要通过肝脏来转换,所以这就加重了鱼体肝脏的负荷,造成了鱼在冬天里更容易出现脱粘现象。

当鱼体表的粘液脱落,粘液里所含的粘多糖、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各种水解的酶类,就成了各种微生物、原生动物及水霉孢子聚集的理想场所,夹杂着有机碎屑,形成去雾状的胶体物质,又笼罩于鱼的体表,为水霉孢子附着于鱼体、寄生虫寄生于鱼体表面提供绝佳的条件。由于鱼体粘液脱落,免疫防御能力降低,鱼体调节渗透压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样就加速了病原菌的入侵,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如鱼在冬天里活动减弱等,最终出现了越冬综合症。

冬天里的鱼,往往都会在向深水时,游动变得缓慢。鱼塘一年养殖下来,水体里会聚集在大量的有机质,富含有原生动物、水霉孢子等,尤其是在鱼塘底部有机质的多的地方,特别是深水区。

当这些鱼相对静止在这个区域时,由于鱼是通过鳃来吸入氧气,正是由于鳃丝的独特结构,使得云雾状,凝集着原生动物、水霉孢子与有机质的胶体物质,更容易聚集于鱼的头部区域。当鱼嘴张开,鳃盖膜紧闭,口腔舒张,容积扩大,内部压力低于外界压力,鱼嘴外部的水顺势被吸入口咽腔。

鱼嘴周围的水向鱼的头部集中,水体中的有机质、水霉孢子、胶体物质,也一并向鱼体的头部集中,一旦鱼体脱粘,那这些物质就很容易集聚在鱼的头部皮肤周围。这是吸水的影响,同样,当鱼的鳃腔进一步扩张时,吸入的水则从口咽腔进入鳃腔,然后鱼关闭口咽腔瓣,增大鳃腔压力,致使鳃盖膜被打开,水流出鳃腔。然后又张开嘴吸水,进行前面的步骤,如此往复,在鳃盖的后沿,会形成一个微小的水流,周围的水体也会被带至远处,使得周边的水体在鱼的头部形成微流,加速了有机质碎屑、水霉孢子、胶体物质、原生动物等在鱼头部的附着。

这一过程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长期观察所总结。文中给大家附上视频,供大家参考。当鱼出现脱粘后,我把鱼头部笼罩的这些云雾状的附着物洗去,放置一天,草鱼的头部则又会凝聚起新的附着物。时间一长,这些附着物,就形成了水霉,鱼的嘴部就开始发白,直到最后溃烂。

对这个溃烂,我们刚开始,也是把重点放在了寄生虫上,当时也做了一些实验,免费发出了上百份的实验样品,七成以上的反馈有效,特别是一网箱养殖户,连续使用两年,对效果十分满意。说明寄生虫也确实是引发头部溃烂的因素,继发感染水霉溃烂。而这次的观察发现,则发现鱼体脱粘才是重要原因,而引发脱粘的因素,则受到鱼体肝脏、自由基、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乏等多重影响,致使用粘液分泌细胞不能分泌足够多的粘液,这才造成了开春后的烂身,所以我想,防治的重点,还是提前在饲料里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