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发表时间:2021/08/09 08:51:41  来源:安徽海璟  浏览次数:188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今年6月,郑州知名品牌“阿五黄河大鲤鱼”被爆购进使用的鲤鱼含有——呋喃䂳酮代谢物;

同年4月,福建最新一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发现一批明虾含有也被检出了呋喃䂳酮代谢物;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某知名连锁网红火锅店高达数百斤的牛蛙被检出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


近年来水产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暴雷,罪魁祸首——水产违禁兽药屡禁不止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内情?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 科学认识兽药 #

鱼类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在传统养殖生产过程中,疾病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前提下,病害风险大大提高,一旦发生病情,大多情况下都需要兽药登场。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家畜、家禽、鱼类、蜜蜂、蚕以及其它人工饲养的动物疾病的物质(包括饲料添加剂)。一般从功能来说,兽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疾病防治药。

(2)传染病防治药。

(3)体内体外寄生虫防治药。

(4)促生长药。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像我们常提起的各类抗生素、激素、抗毒素,包括增色用药等只要用于动物的药物都属于兽药的范畴。兽药本身并不可怕,使用合规准许、合法剂量、严遵规则出产的各类家畜(包括水产品)是安全、可放心食用的。


上世纪末,兽药产业随着养殖业的逐利发展而迅速扩张,兽药生产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兽药产品被广泛用于养殖业,抗生素和其他特效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养殖效率和产能。


凡是有利则有弊,兽药在水产领域的广泛使用,的确实现了增产的目的,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兽药被证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进而写入国家水产养殖的禁用名录。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禁用渔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一般来说,水产品的药物残留大部分不会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但如果长期摄食低剂量药物残留的水产品而在人体内慢慢蓄积,将会持续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久而久之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毒性作用


有些水产品药物残留在人体内蓄积到一定浓度时,会产生毒性作用。如防治鱼虾鳖等细菌性疾病的氯霉素残留,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即白血病;磺胺类药物残留可引起肾脏损害。

——过敏反应


有些残留药物具有抗原性,能刺激人的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如防治鱼虾鳖等细菌性疾病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呋喃类等药物残留,轻者可能引起皮炎、荨麻疹、发热等,严重的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诱导产生耐药性


水产品反复接触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体内将可能诱导一些耐药性菌株产生,经食用后可传播给人体产生耐药性;通过有药残的水产品在人体内同样能诱导某些耐药性菌株的产生而有耐药性,由此给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引起菌群失调


人体肠胃内存在的大量菌群,在正常情况下是相互适应的平衡体系。水产品药物残留可能会抑制或杀死某些敏感菌群,影响、破坏平衡,导致内源性感染,严重的可能引发败血症等疾病,损害人体健康。


——“三致”作用


部分水产品的药残有较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如防治水霉病的孔雀石绿、调节生长的乙烯雌酚等。


——激素作用


水产品激素类药物残留会使正常人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可能出现性成熟加快、性别异化等现象,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如用于育苗期性转变的甲基睾丸素、乙烯雌酚;水生动物繁殖催产用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禁用渔药为何禁不住?#

违规使用禁用渔药经媒体曝光的报道可谓时不时就能见到!

国家关于禁用渔药的政策指导文件近些年几乎是年年更新!

广大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已经觉醒,对禁用渔药、谈抗生素等问题立场坚定!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水产养殖违禁药品就是屡禁不止呢?


传统养殖&药物依赖 /

——传统养殖,无法规避病害


许多养殖场为了追求高产,将养殖密度提高,而高密度状态下,水质恶化的速度很快,一旦管理稍有疏忽,就容易滋生病菌进而感染水产品自身,如果出现这种病害,养殖户除了用药,基本别无他法,事实上,有些病害如果不用违禁药物,根本就没办法挽救,这也是很多养殖户的无奈。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违禁药物孔雀石绿:可非常有效的杀死鱼类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但对人体伤害极大)

——治疗效果好,尚未开发出合适的替代品


多年前的多宝鱼孔雀石绿事件,孔雀石绿的确对人体存在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但孔雀石绿却具有良好的杀死真菌及鱼体表寄生虫效用,尤其对鱼类常见的水霉病有特效,能综合上述所有优点的替代渔药很多时候在准用渔药中较难找到同等替代品,也是这类禁用渔药屡禁不止的一部分原因。


——价格相对低廉,从生产角度看,性价比高


部分违禁兽药对症治疗效果很好,而且价格低廉,有些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就选择了风险极高,但性价比看起来很好的违禁药品。


中国的水产行业,不论是淡水产品还是海产品,最主要的生产方式还是“靠天吃饭”的鱼塘养殖、近海养殖,其抗病害能力低下,导致整个养殖过程对兽药的依赖度太高,病害预防和治疗似乎除了用药,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解决。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单靠强化监管、媒体曝光等方式来解决违禁兽药屡禁不止的问题,或许只能是扬汤止沸,治标而不治本的结局。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摆脱渔药,绿色水产养殖的兴起!#

近年来,多种绿色的、生态化的新型水产养殖模式应时、应势而诞生,对于现有水产生产对渔药的依赖有了非常大的冲击,经大量事实验证,在不用药的或少量、合规用药的前提下,可有效的保障了水产品的安全健康。


——智能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依托现代工业基础建立起来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先进养殖设备,养殖环境可控,单位水体养殖密度高,产量高等特点。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操作,实现了精确到每一个细分指标的数据管理,通过营造最适宜鱼类生长的生态环境,以及全流程的监控和校正鱼类健康问题,尽可能的避免了渔药的使用,国际最领先的RAS陆基循环水养殖工厂已经实现了全程零药物的技术目标,是未来水产养殖的主流方向!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

违禁鱼药屡禁不止,到底谁该负责?

这是一种利用新型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开展的深海集约化养殖,充分利用离岸深海的优良水质,以及海洋大水体自然的水体循环(洋流),维持养殖环境的健康,减少或杜绝渔药的使用。


——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模式


根据湖泊水库等淡水水体生态容纳量,以“人放天养”为主要方式开展的水产增养殖(与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类似)。


——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


在同一养殖区域内合理搭配不同营养层级、养殖生态位互补的动植物,实现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生态防病及质量安全控制,以生态自然的互补性来调节鱼类的生存状态,达到摆脱渔药依赖,生产高品质水产品的目的。


这种模式主要包括以主养杂食性鱼类、混养肉食性及滤食性鱼类的淡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以及由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海水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