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能够改变鱼类行为
一项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学家主持的国际研究发现,水体中经常发现的抗抑郁药残留对鱼类行为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它们对潜在捕食者的行为反应。
非常低浓度的氟西汀这类抗抑郁药就会改变鱼的行为。本研究的负责人,莫纳什大学理学院博士生Jake Martin表示,接触氟西汀的食蚊鱼(Gambusiaaffinis)行为更活跃,敢于接近蜻蜓幼虫,而且鱼的逃避反应也受到影响。蜻蜓幼虫是一种常见的摄食小鱼的捕食者。科学家对此解释说,接触氟西汀的鱼在捕食者出现时减少了“冻结”行为,这是一种鱼类躲避捕食者探查时普遍使用的策略。研究表明,接触氟西汀导致的鱼类行为变化使其更容易被捕食。研究结果强调了由于人类活动和兽药污水处理不到位而引起的广泛的环境污染问题。该研究的参与者Bob Wong副教授表示,药物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环境中检测到了数以百计的药物残留,然而这些药物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还知之甚少。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污染》杂志上。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