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鱼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4/01/16 21:28:32  作者:赵宪钧  浏览次数:206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日久弥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鱼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赋予鱼以丰厚的文化蕴含,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化门类。鱼文化(Fish culture),包括鱼及鲤鱼、金鱼形状、图案、文字、捕鱼的类型、技术与方法、鱼的做法和食用以及衍生文化等。

一、鱼文化的产生背景

鱼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赋予鱼以丰厚的文化蕴含,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化门类。远古时期,人类以采集野果、捕鱼狩猎为生,鱼类曾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之一,后来随着食物来源的不断多元化,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充裕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原始文化的萌芽和图腾,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就发现了有鱼图案组成的陶盆陶罐等器物,并且还有用于捕鱼的坠石等劳动工具,在远古时期留下的岩画中也有鱼的身影。作为吉祥物的鱼,主要是指一般意义的鱼及鲤鱼、金鱼等。从远古狩猎、采集时代起,鱼一直与人类密切相关,甚至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自殷商末年已有池塘养鱼的说法。但系统的文字记载,最早还是见于春秋时范蠡所写的一本《养鱼经》,因此,范蠡也被公认为养鱼的鼻祖。早在上古时代,鱼已成为瑞应之一。《史记·周本记》上载有周王朝有鸟、鱼之瑞。人们在捕食鱼的过程中,还形成了种种与鱼有关的风俗,比如捕鱼的渔歌、船工号子、诗词歌赋等。《诗经·陈风·衡门》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妻。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以黄河的鲂、鲤喻宋、齐两地的女子,将食鱼与娶妻联系起来。这是因为鱼繁殖力强,生长迅速,象征着家族兴旺、人丁众多。

二、鱼文化的主要内容

鱼文化的内容主要有:渔业的渊源及其发展史;各个历史时期的渔船、渔具、渔法,养殖和加工的技术与方法;各地渔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与习俗;有关鱼和渔民的故事传说、文学艺术品;食鱼的技术和方法;渔业与宗教结合的衍生品等等。

三、鱼文化的含义

鱼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有鳃的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在《说文解字》上说鱼尾与燕尾相似。鱼又是“渔”的古字。打鱼,捕鱼,以佃以鱼。——《易·系辞下》,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孔武仲《自实丰仓归》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吉祥物中的鱼、语音鱼,为人们所喜爱,除了它的食用价值外,还由于它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例如,古人寄信时常把书信结成双鲤形状寄递。对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咏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相传,更早的时候,人们以绢帛写信,把它装在真鲤鱼腹内传给对方,因称“鱼笺”。汉代蔡邕作有一首乐府诗描写这样的信件:“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为,它又有“鱼素”的美称,并形成“鱼传尺素”的文学典故。隋、唐二代,朝廷颁发有一种信符,符由木雕或铜铸成鱼形,时称“鱼符”、“鱼契”;由于要把传递的信息书写在符上,故又称为“鱼书”。使用此符时,把它剖为两半,双方各执半边鱼符,以备双方符合作为凭信。宋代的时候,为了显示使用者的高贵身分,有以黄金原料制作的鱼符。历代以鱼为主题,寓意吉祥的文化活动,有鱼灯、鱼舞以及和鱼有关的诗词书画。鱼灯多见于年节灯会,它烛光闪闪,形象可爱。南朝梁元帝萧绎曾做《对灯赋》称赞它:“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冠有鱼字的佛教器物名称有“鱼鼓”,俗称“木鱼”,僧侣诵经时有节奏地敲打此物。钱币里的鱼文化,古代有一枚镂空花钱,钱径4.5cm,黑色,青铜质。图案由两人一鱼组成:一人着紧身衣裤,另一人上着长袖衫,下着裙袍。两人跨步举臂,一在鱼头,一在鱼尾,作翩翩舞姿。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钱》图谱载,其名为“人物卧鱼纹镂花钱”。据钱币学者董大勇先生编著的《中国花钱集藏指南》中介绍:根据钱的青铜质黑漆古锈色和舞人的服饰、舞姿与整个“气息”推断,当属汉魏之物(但也不排斥有后来仿制的)。董先生为该钱取名为“双人踏鱼钱”。董先生认为,此钱币画面用了超现实的浪漫主义手法。因为事实上当时的民间捕鱼工具很难捕捉到这样的大鱼,即使捕到也不可能在活鱼身上跳舞。它说明了两千年前我们的民间艺术家们具有何等超凡的想象力。这种大胆新颖的构思和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汉代文物铜奔马“马踏飞燕”的夸张手法毫无二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里,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汉代的绘画与造型艺术,继承了楚辞绚丽、诡秘的神奇色彩,常常使用想象及夸张手法,这枚花钱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物证。

花钱中有关鱼的图案绚丽多彩,《人物鱼纹镂花钱》[亦有学者称《庖鱼钱》,一妇人手握刀,作宰鱼状。唐·孟浩然有诗曰:“美人骋金错(指错金鱼刀),纤手脍红鲜”(红色大鲤鱼)]、《双鱼纹镂花钱》、《三鱼纹饰镂花钱》、《双鱼背双龙纹钱》、《龙鱼纹镂花钱》等等,其中以镂空花钱居多。鱼,在我国古代一直视为吉祥物。这枚双人踏鱼镂花钱进一步说明了鱼作为吉祥物在汉魏时代已在钱币图案中普遍使用了。据郭若愚著的《古代吉祥钱图像赏析》一书中介绍,西汉“五铢”钱中就有背上下左右四鱼纹钱,还有新莽时铸的“货泉”,“泉”字作鱼形。可见吉祥钱中的“鱼”纹出现之早。中华文化以龙为图腾,鱼与其实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中国文化的谱系中,鱼有着特殊的地位。从源头看,鱼的特殊地位很可能因为它正是“龙”的前身。段注《说文》称:“龙,虫之长,幽能明,细能巨,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习性上来看,龙和鱼很相近。中国著名民俗专家杨荫深考证,最早的龙图腾是鱼崇拜的变异与延续,龙很可能是先民理想中一种“会飞的鱼”。在中国的古诗文中,鱼龙往往并称,《周书》载:“鱼龙成则薮泽竭,泽竭则莲藕掘”,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写“鱼龙潜跃水成文”,宋辛弃疾《青玉案》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句子。我们的传统民间故事中,也随处可见鱼与龙互相转化。比如这么一种经典叙事:调皮的龙女变为红鲤鱼到江河里玩,被渔人捉住,为一书生解救,龙女对书生产生爱慕,虽人神殊途,但最终感动上天,结为夫妻。叙事中的鱼和龙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只是其中的神已被人格化。隋唐时期,在传统的龙形象外,又新出现了一种“龙首鱼身”的形象,学者称其为“鱼龙变纹”。也从这个时期起,民间开始流传“鲤鱼跃龙门”的故事——跃过龙门的鱼即成龙,跃不过的依旧凡品。在二十四孝中也有“卧冰求鲤”的美丽传说,这些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中,鱼都是民间文化当之无愧的主角。

四、鱼文化的民俗含义

在上海、浙江宁波等地,农历年初有接财神的习俗。前者,把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作为祭品,号称“元宝鱼盘鱼”。后者以锡盘供上两条黄鱼,象征金子,因为旧时当地人称金条为“大黄鱼”、“小黄鱼”;有的地方还把供后的活鲤鱼拿到江、河放生,寓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浙东一带和鱼有关的婚俗,新媳妇下花轿时,随手把些铜钱撒在地上。铜钱俗称铜子,新媳妇撒它唤作“鲤鱼撒子”,说是鲤鱼产的卵子多,意味着繁殖能力强,“子孙满堂”。此外,明、清以来盛行的《八宝图》,八宝之一的“玉鱼”因为谐音的缘故被人宣扬为“吉庆有鱼(余)”,象征着年景好,丰稔昌盛。这类古文物,有汉代的铜洗,它的底部绘有双鱼,侧面题有“大吉羊”字样。古代的织锦图案,有一种装饰的是美丽的鱼鳞花纹,人称“鱼鳞锦”。人们喜闻乐见的鱼物图,类似鱼字口彩的还有:“金玉同贺”,画的是金鱼、荷花;“年年有余”,则用爆竹和鱼表现;“连年大吉”,有鲢鱼、桔子;……总之,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鱼趣,鱼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唐代用的锁也设计成鱼形,大到王宫城门,小至首饰箱匣,其意思是鱼目日夜不闭,可以防盗。“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富贵。“如鱼得水”描写出了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鳜”和“贵”谐音,取“富贵有余”之意。“鲤”和“利”谐音,“家家得利”,便是绘有许多人家买鲤鱼。“鲢”与“连”谐音,以莲花和鲢鱼构成的画面,取名为“连连有余”;“金鱼”和“金玉”谐音,画面绘童子嬉戏于养金鱼的水塘或鱼缸,取名为“金玉满塘”等等

五、吃鱼的文化内涵

鱼文化,是一种抽象的,理念的,诗意的鱼文化,而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它展现的是另一幅精致面孔,即食鱼文化。孔子早说过:“食不厌精”。这一理念,在食鱼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实际上,食鱼文化正是一种精致、精巧、精心的精品文化。明代“大玩家”李渔可谓中国休闲文化集大成者,他在《闲情偶寄》中以极热情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食鱼文化的精髓。他说,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那是最好的了。如鲟、如鲫、如鲤,皆以鲜胜,鲜宜清煮作汤;如鳊、如白、如鲥、如鲢,皆以肥胜,肥宜厚烹作脍。关于鱼的烹调,也很有讲究。对此李渔仍有详细阐述:“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宴客之家,他馔或可先设以待,鱼则必须活养,候客至旋烹。鱼之至味在鲜,而鲜之至味又在初熟离釜之片刻……”是不是看得人食指大动了?不忙,他还有更诱人的描述在后面:“更有制鱼良法,能使鲜肥并出……莫妙于蒸。轩之镟内,入陈酒、酱油各数盏,覆以瓜姜及蕈笋诸鲜物,紧火蒸之极熟。此则随时早暮,供客咸宜,以鲜味尽在鱼中,并无一物能侵,亦无一气可泄,真上着也。”

水产品是人类摄取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也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自古有“无鱼不成宴、无鱼不成席”之说,同时,还有“年年有鱼”“鲤鱼跳龙门”的美好寓意。发展水产养殖,对于优化人们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产品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优质蛋白供给和食物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水产养殖业在过去30年以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食物生产增长最快的部分。水产品已成为继谷类、牛奶之后的第三大蛋白来源,全球70亿人口的动物蛋白摄入,15%以上来源于水产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水生种质遗传资源,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水产第一大国。我国水产品总量连续30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渔业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20年全国全年水产品产量6545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215万吨,增长3.0%,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量的79.6%,因而消费者食用的水产品绝大部分来自于养殖对象。

水产品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水产品的营养组成与畜禽类动物组成有较大差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鱼类等水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鱼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5%,易于消化吸收,其营养价值与畜肉、禽肉相似,但更利于人体消化吸收。鱼类脂肪含量一般为1%~3%,主要分布在皮下和内脏周围,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鱼类脂肪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鱼类体内的矿物质含量为1%~2%,富含磷、钙、钠、钾、镁、氯等元素,是钙的良好来源。

同时鱼类也是良好的维生素来源,海鱼的肝脏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富集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动物性的食物应优先选择鱼类,每日摄入的推荐量为40-75g。另外,自古以来,有些水产品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例如中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学专著中都有详细的记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吃水产品确实对人体有益。譬如,鱼类脂肪酸中的omega-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非常有益。多种鱼类都有的小清蛋白(Parvalbumin)能阻止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的有害蛋白形成,防止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怀孕期孕妇多吃鱼类,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尤其是胎儿的脑和视觉神经系统的发育。每周至少吃鱼一次的儿童睡眠更好,通过改善睡眠提高可以提高智商(IQ),平均智商分数高出四分之一,吃鱼的男人最强壮、吃鱼的女人最美丽、吃鱼的孩子最聪明!

六、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1)做好鱼类的野外种类调查和研究工作。

加强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要的是做好鱼类野外种类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这是弘扬鱼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展江河湖海各种水域鱼类种类和生存状况的基础上,制定保护的策略和管理规定,使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做好渔业资源保护的整体规划。

渔业资源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我们要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制定一部渔业资源保护的整体规划,为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一个方向和目标,并规划出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渔业发展提供保护和发展的依据和措施。

(3)建设鱼类资源基因库。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也有一些鱼类成了濒危的物种,建立鱼类资源的基因库,尤为重要,把基因库建立起来,可以保存一些濒危物种的基因,从而研究鱼类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并且做好鱼类的人工繁殖工作,做好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工作,增加濒危物种野外的种群数量和规模,有效地保护自然水域的渔业资源。

(4)建设鱼类资源科普馆。

建设鱼类资源的科普展览馆,在科普馆通过图片、实物标本、影像资料、基因图谱等,向人们展示鱼类的种类、特性、保护的意义等,发挥科学普及的作用,增强人们对鱼类资源保护的意识。

(5)建设鱼文化的体验馆。

鱼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建设鱼文化的体验馆,设立人们捕鱼、养鱼、吃鱼和保护渔业资源的真实场景,可以让渔民真实再现制作捕鱼工具、建造渔船、开展捕鱼作业的实景演出,让人们体验制作鱼图腾的用具、绘画、剪纸、雕塑、书法、鱼拓等,演出鱼文化歌舞、戏剧、杂技、音乐等文艺作品,营造浓厚的鱼文化氛围。

(6)从国家层面增设“鱼文化节”。

将每年9月1日沿海开鱼日设为“中国鱼文化节”,在鱼文化节,开展保护和传承鱼文化的宣传活动,展示渔业资源保护的成果,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庆祝渔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为渔业的绿色、生态、健康、高效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设美丽乡村,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让农业更加稳产高效、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农村更加宜居宜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联:472000,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 电话:0398-2806150)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