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肥胖模型分类与对比

发表时间:2024/04/28 22:55:37  来源:脑声常谈  浏览次数:172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斑马鱼原产于印度东部、孟加拉国,体长约3~5cm,斑马鱼的研究优点:(1)体积小,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便于开展微孔实验;(2)体外受精,胚胎透明,易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3)斑马鱼基因序列与人类有87%的相似度;(4)繁殖能力强,实验周期短,相对经济。

肥胖斑马鱼模型

斑马鱼的相关研究最初应用于急性毒性实验。Oka等构建斑马鱼肥胖模型,首次证明斑马鱼模型与哺乳动物肥胖有共同的病理生理通路。至此,拉开了斑马鱼在肥胖领域的研究序幕。目前构建斑马鱼肥胖模型通常有两种方法:(1)喂养诱发斑马鱼肥胖模型;(2)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斑马鱼肥胖模型。

1

喂养诱发肥胖模型

人类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脂肪堆积进而形成肥胖,因此通过喂养诱发构建斑马鱼肥胖模型与人类更为接近。目前,喂养诱发斑马鱼模型主要有以下4种:正常饲料、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蛋白。饮食成功诱导的斑马鱼肥胖模型并没有具体标准,大多数研究认为斑马鱼出现相关表型:体长增长、体重增加、BMI增高、脂肪肝等,则认为造模成功。

饮食诱发斑马鱼肥胖模型

2

基因编辑构造肥胖模型

肥胖是一种成因复杂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受到基因的调控。Song等人首次构建转基因斑马鱼,激活AgRP基因的斑马鱼模型体长显著增加。此后,有研究证明AgRP基因在斑马鱼大脑中过度表达,斑马鱼体重会呈线性增长和内脏脂肪堆积的特点。改造Akt1基因的成鱼表现为:BMI增高,脂肪细胞增生,脂肪沉积及葡萄糖耐受不良。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因子效应核酸酶(TALENs)以及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2013年CRISPR/Cas9技术为构建斑马鱼突变体提供了更高效的实验手段,进一步为斑马鱼研究肥胖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有研究利用CRISPR对斑马鱼的Lepr和Mc4r基因进行改造,研究结果显示缺少Lepr及Mc4r基因的成鱼出现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脂肪积累、糖耐量受损。2017年,有研究同样证明Mc4r基因的代谢调节作用,并首次证明Mstnb基因在肌肉负反馈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也有将微核糖核酸结构(miR-SP)技术应用于斑马鱼,幼鱼表现出高脂血症,肝脂肪变性和白色脂肪组织明显增多。TALEN技术敲除Ghrelin基因的斑马鱼在高脂条件的饲养下,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的脂肪累积。

斑马鱼转基因肥胖模型

基因编辑所构建肥胖斑马鱼的测量标准:通常取肝脏组织染色观察、测量生化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肥胖基因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后,如出现明显差异时,则认为该模型构建具有意义。

两种肥胖斑马鱼模型与传统小鼠模型的对比

首先,两种斑马鱼模型应用领域不一样,喂养诱发的肥胖斑马鱼模型主要应用于降脂类物质的筛选,而基因编辑构建的肥胖斑马鱼模型则为研究肥胖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其次,肥胖斑马鱼的构建不可避免会出现系列问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喂养诱发的斑马鱼肥胖模型,会出现焦虑、大脑稳态损伤及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基因编辑的肥胖斑马鱼模型容易出现脱靶、幼鱼成活率不高、肥胖表型不明显的问题。

肥胖斑马鱼模型相较于传统小鼠模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繁殖周期短,节约时间,而肥胖小鼠造模时间更长。第二,斑马鱼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更适合高通量药物的筛选。

尽管斑马鱼在肥胖研究中存在许多优势,但仍有不足。第一,斑马鱼没有棕色脂肪细胞,而人类肥胖的形成涉及棕色脂肪细胞与白色脂肪细胞的相互平衡,关于棕色脂肪相关的通路研究,仍需依靠小鼠模型。第二,进行斑马鱼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量时,研究者需取足够血量,而斑马鱼存在体积小、血量少的缺点。此外,对高脂肪饲料喂养斑马鱼和小鼠的基因组对比研究,发现两种动物在上调通路总体上是相似的,这表明利用斑马鱼作为高脂血症研究的模型,了解相关的人类脂代谢机制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小鼠与斑马鱼所激活基因不一样,因此,利用斑马鱼研究人类脂代谢疾病仍需谨慎考虑。

肥胖斑马鱼模型常见测量指标斑马鱼肥胖模型的成功构建,离不开测量指标的选择。测量指标既能验证模型成功与否,也能应用于降脂性物质的效果评价,常用的检测指标如下:斑马鱼的体长及体重人体肥胖指标为BMI=体重/身高2,同样研究者利用该指标对斑马鱼的肥胖度进行测量,但目前肥胖斑马鱼的BMI没有明确的数值界定。研究者仅与对照组比较后,来确定所构建的肥胖斑马鱼模型是否成功。肥胖度=体质量(g)×100/体长2(cm2);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斑马鱼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是最常用的三个指标。肥胖斑马鱼模型表现为甘油三酯、血糖、总胆固醇含量升高,测量方法:选择斑马鱼背部的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指标。

参考文献

1、过度喂养建立斑马鱼幼鱼肥胖模型[J]. 郑新春;刘莉;戴文聪;王坤元;陈小辉;赵灵凤;黄志斌;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01)

2、斑马鱼模型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 辛胜昌;赵艳秋;李松;林硕;仲寒冰.遗传,2012(09)

3、斑马鱼模型在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 陈汝家;朱俊靖;周盛梅;辛艳飞;宣尧仙;李春启.毒理学杂志,2012(03)

4、刘露,杨志康,杨晓彤,等.斑马鱼肥胖模型的构建及在降脂物质中应用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4):2622-2625+2630.

5、Comparison of transcriptomic changes between zebrafish and mice upon high fat diet reveals evolutionary convergence in lipid metabolism[J]. Jun Ka;;Boryeong Pak;;Orjin Han;;Seungwon Lee;;Suk-Won Jin.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20

6、Impaired brain homeostasis and neurogenesis in diet-induced overweight zebrafish: a preventive role from A. borbonica extract.[J]. Batoul Ghaddar;;Bryan Veeren;;Philippe Rondeau;;Matthieu Bringart;;Christian Lefebvre d’Hellencourt;;Olivier Meilhac;;Jean-Loup Bascands;;Nicolas Diotel.Scientific reports,2020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