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在海洋贝类碳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发表时间:2025/03/12 11:13:01  浏览次数:645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近日,浙江海洋大学严小军教授团队在渔业领域顶级综述类期刊《Reviews in Aquaculture》(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8.8)发表题为《The Legend Continues: The Critical Evidence Showing the Bivalve Farming Is a Carbon Sink With a Novel Budget Framework》的快报评述。

针对国际学术界对贝类养殖与碳汇之间的生态关联争议,以及浙江海洋大学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贝类养殖活动及其形成的生态体系对碳汇的调控机制。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何建瑜博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严小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蓝色碳汇”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固碳的重要途径,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发展目标中备受关注。相较于公认的传统蓝色碳汇主体,贝类养殖活动在海洋碳汇领域的角色一直存在较大学术争议。严小军教授团队多年来对舟山嵊泗贻贝养殖区海域的生态体系特征,以及该体系对系统内碳流动的复杂调控机制开展研究,从生态视角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贝-藻-菌(3M)”共同体增汇方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碳汇预算框架。该框架充分考虑了贝类养殖对局部生态系统的重建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生态效应,为双壳贝类养殖活动的碳汇功能提供了系统性辩护,为贝类养殖纳入蓝色碳汇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框架的提出也推动了碳预算模型从单一化学过程向生态整合范式的转变,拓展了蓝色碳汇的实践边界。

  • 信息来源:浙江海洋大学。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