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鲫鱼鳃出血
鲫鱼鳃出血的病原是鲤疱疹病毒Ⅱ型,该病毒只危害鲫鱼及其变种,对池塘中的其它鱼类也具有感染性,但无致病性。携带病毒的鲫鱼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鲫鱼体内,在水温升高、环境恶化和鲫鱼体质较弱时暴发,且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发病鲫鱼溜边独游、体表发黑、鳍条末端发白;病鱼捞出水面后,鳃部大量出血,眼球突出,下颌、胸鳍基部点状充血;解剖可见肝脏充血严重,腹腔内有大量黄色半透明腹水。
鳃出血刚发现时,只危害较大规格鲫鱼,100克/尾以下的鲫鱼几乎未见发病,且水温18~28℃时较为严重,水温低于18℃后逐渐停止死亡。但是近几年发现,鲫鱼种也开始暴发鳃出血,2018年发现80尾/千克的鲫鱼种暴发鳃出血,水温到12℃左右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死亡,说明鳃出血病毒发生了一定的变异,鲫鱼发病规格和发病水温范围扩大,进一步加重了鲫鱼养殖的风险。
由于鳃出血的病原是病毒,目前还没有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特效药,因此鳃出血重点在于预防。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