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虹彩病毒病的疾病特征及相关防控建议

发表时间:2024/08/08 00:35:12  浏览次数:136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鳜鱼养殖产量逐年增长。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鳜鱼养殖产量达47.75万吨。然而,随着养殖规模持续扩大,鳜养殖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病害问题的严峻挑战。其中虹彩病毒病作为最具威胁的病毒性疾病,对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深入了解疾病的特性将对于制定更有效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鳜虹彩病毒病的疾病特征及相关防控建议。

图1. 感染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鳜鱼解剖图

1.发病特征

鳜虹彩病毒病主要包含两种:一种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引起的细胞肿大病毒病,即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另一种是由蛙虹彩病毒(MRV)引起的鳜蛙虹彩病毒病。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一般在水温25~32℃时暴发流行,水温低于20℃时不会发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尽管水温低于20℃时不会发病,但鳜鱼仍可携带病毒成为隐性感染源。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能在鳜鱼体内潜伏,当水温急剧变化、低氧等环境因子胁迫时,可诱发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和流行。此病症发病迅速,死亡率高,10天内死亡率高达90%。

鳜蛙虹彩病毒病发病特征与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存在显著差异,鳜蛙虹彩病毒病的发病持续期较长,通常呈现缓慢、持续的死亡趋势,偶有急性感染时出现死亡高峰。病鱼体态偏瘦,死亡率在20%~60%。

2.临床症状

患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鳜鱼通常表现为浮于水面、活动力减弱、呼吸加快。眼内充血,鳍基部出血,鳃色苍白,肝脏缺血发白,脾脏和肾脏发生明显肿大(见图1)。而患蛙虹彩病毒病的鳜鱼则表现出运动平衡性丧失,基本静止于水底,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眼球突出,体表出现溃烂,甚至出血性溃疡。腹部隆起并产生淡黄色腹水,随腹水量增加,呈现出血性腹水。同时出现消化道溃烂,肝脏颜色变淡甚至苍白,脾脏变为暗红色(见图2)。

图2. 感染蛙虹彩病毒的鳜鱼解剖图

3.传播途径与易感因素

鳜虹彩病毒病主要通过水体进行传播,其中携带病毒的饵料鱼、养殖水源以及养殖设施均可能成为该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此外,天气的骤变、水质恶化以及养殖密度过高等因素,也可能成为诱发该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因此,在养殖实践中,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及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对于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科学防控策略

针对鳜虹彩病毒病,我们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控策略:

(1)清塘消毒:在放苗前,彻底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并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建议在鱼苗下塘前两周左右,使用生石灰(125~150 kg/亩)进行全池均匀泼洒,两天后注水至0.5米,以有效杀灭病原体。

(2)使用无特定病原(SPF)苗种:优先选择经过严格检测、确认不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和鳜蛙虹彩病毒的鳜鱼苗进行养殖。

(3)加强病毒检测:在采用饵料鱼养殖时,投喂前须进行病毒检测。同时,推荐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此外,定期对养殖的鳜鱼进行抽检,以便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必要时采取应对措施和止损策略。

(4)疫苗免疫:由中山大学研发的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灭活疫苗(NH0618株)已获得农业农村部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和生产批文,并2021年起全面上市。该疫苗对体重5克以上的鳜鱼具有显著的免疫效果,保护率高达90%以上。因此,有条件的养殖场,建议对体重20克以上的鳜鱼进行注射免疫。针对鳜蛙虹彩病毒病,尚无有效疫苗可供使用。

(5)稳定水质管理:应每天监测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以确保养殖水质的稳定。具体来说,溶氧应不低于5mg/L,氨氮不高于1.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3mg/L。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台风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水质剧烈变化引起鳜鱼产生应激反应。

(6)应对处理措施:一旦发现鳜鱼感染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切忌滥用药物和频繁换水。因为此时水体环境的剧烈变化可能会加速病毒在鳜鱼之间的传播,导致死亡率上升。正确的做法应是,立即停止投喂、进行消毒处理并确保充足的溶氧供应。待水温升至30℃以上时再行处理。对于鳜蛙虹彩病毒感染的情况,可使用五黄液等中草药进行全池泼洒治疗,及时捞出病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7)病死鱼的无害化处理:根据《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SC/T7015—2022)的相关规定,采取掩埋法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语

鳜虹彩病毒病的频发无疑给鳜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只要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该病毒的特性及其传播方式,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进行应对,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一困难。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推动鳜鱼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修编:西南渔业网

(备注:本知乎号"刘文俊"欢迎您的光临!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