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鲃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0/11/29 20:18:38  浏览次数:2261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近年来,随着中华倒刺鲃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病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养殖的发展。2009年l0月,四川雅安某养殖场的中华倒刺鲍发生持续性的死亡,其发病死亡率在20%~50%,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确定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的混合感染,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该病例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总结,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主要症状及病变
    发病早期,出现食欲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游泳缓慢,反应迟钝,常漂浮在上层水域,并见腹部明显膨大,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见彩中插2),部分病鱼腹部出现明显的充血或出血斑;解剖病鱼,见腹腔内有大量淡红色至红色易凝固腹水;中肾严重肿大,呈淡红色到灰白色,质地变脆(见彩中插2);肝脏呈灰白色,质地变脆;脾脏充血、出血,颜色变深;肠道内无食物,有白色粘样物质,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
    二、诊断
    1.水质分析
    采用溶氧、氨氮和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测定养殖水体中层的溶氧、氨氮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发病的养殖水体中的溶氧为7毫克/升,氨氮含量为0.1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为0.05毫克/升,符合渔业水质要求。
    2.寄生虫检测对病鱼体表粘液和鳃制作水浸片,显微镜下观察:体表粘液和鳃均无寄生虫。
    3.细菌性病原分离鉴定 从病鱼的肝、脾和肾进行细菌分离,获得两株优势细菌,分别编号为QB l、QB2,经革兰氏染色和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发现,菌株QB1呈单个或两个排列,无芽孢,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鸟氨酸脱羧酶、氨基酸脱羧酶、氧化酶阳性;精氨酸、七叶苷、吲哚阳性;西蒙氏枸盐酸盐、丙二酸盐、氰化钾、水杨素、卫矛醇、肌醇阴性;产麦芽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不产鼠李糖、蔗糖和硫化氢;菌株QB2呈球形,多成对出现,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菌,其柠檬酸试验、接触酶试验阳性,淀粉水解、明胶液化、M.R、氧化酶试验、硝酸盐还原、V.P、尿素酶试验阴性。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QBI~DQB2分别为维氏气单胞菌和约氏不动杆菌。
    三、防治
    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检测两株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发现所分离的菌株QB1维氏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磺胺异嗯唑、卡那霉素药物高度敏感;对乙酰螺旋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美满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多粘霉素、氯洁霉素和麦迪霉素不敏感。菌株QB2约氏不动杆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药物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先锋Ⅳ、阿奇霉素、卡那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丁胺卡那、新霉素、美满霉素药物不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进行拌料投喂,其用量为30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5天;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浓度为0.1~0.2克/米。,一天一次,连用两次,通过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四、小结

    维氏气单胞菌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该菌普遍存在于淡水、海水、淤泥和污水环境中,近年来,陆续有该菌引起中华绒螯蟹、泥鳅、锦鲤、斑点叉尾鲴等水生动物发病的报道,本次病例发现维氏气单胞菌对中华倒刺鲃也可感染,并引起死亡。与此同时,在该病例中还发现约氏不动杆菌混合感染的现象,对于不动杆菌现有的研究表明,其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但在水产上对该菌引起的疾病报道相对较少,由于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往往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该菌对水产动物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作者: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袁旦一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耿 毅 李成伟

平昌县水产渔政管理站 陈家荣 李中华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