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鱼的耳石:鱼类内耳中的硬组织,具有听觉、平衡和加速等感觉功能
注重水产适用技术,奉献实用养鱼信息!
耳石简介
耳石为硬骨鱼类内耳中高度钙化的硬组织,主要参与鱼类的听觉、平衡和加速等感觉功能。耳石位于硬骨鱼后脑两侧的内耳膜迷路系统(membrane Labyrinth system)中。
耳石位置
迷路系统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由前规管、水平规管和后半规管等三个半规管以及通囊/椭圆囊(utricular vestibule)组成;下半部由小囊/球状囊(saccular vestibule)和听壶(lagenar vestibule)组成。
椭圆囊、球状囊及听壶中各有一对耳石,分别为微耳石(lapillus)、矢耳石(sagitta) 和星耳石(asteriscus),其中矢耳石一般最大。
耳石底部与内耳纤毛细胞相接触,外来的声波震动以及重力方向的改变,借由耳石的质量与惯性移动,能牵动附于其上的纤毛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信号传递至脑部,而构成鱼类的平衡和听觉。
耳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结晶,碳酸钙的结晶型有三种型式:方解石(calcite)、文石(aragonite)、 球霰石(vaterite).。虽然文石和球霰石在结晶构造上极不稳定,但在三对耳石中,矢耳石和微耳石的主要碳酸钙晶型却以文石为主,星耳石则以球霰石为主。
鱼耳石与“年轮”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发现,通过分析海洋鱼类咽鼓管的骨骼结构——耳石,可以了解鱼类生长的全部水域及其活动路线。
耳石的基本成分是碳酸钙,象树的年轮一样,每年长一层。科学家们将耳石切成两半后,用一种微型电子分析仪对每层耳石所含的化学元素进行了分析。至今,他们已经确定了20种元素。计划再采用一种新型分析仪器,分析耳石中碳同位素的不同含量,用来判断鱼类在不同时期的食物成分。
鱼类耳石中的化学成分应当与其生活海域中海水的化学成分保持一致。化验某一海域海水的成分,再与分析耳石所得结果做一对照,就可以判断鱼类是否在某个时期在该水域生活过。专家希望,将来能制作一幅特殊地图,其上标明每一海域的海水成分,以使这项对照工作容易进行。
摘取耳石的方法
耳石的摘取需根据鱼的种类、大小、发育程度及耳石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具体的方法。目前常见的取耳石方法有4种,分别是横切法、开颅法、对开法和过鳃法。实验员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在保证耳石完整的前提下既快又准确地将其取出。
01开颅法
将颅骨上部切除,小心地将大脑取出后,即可看到包含半规管在内的内耳。移除大脑后,耳石清晰可见,此时可用镊子取出耳石。这种方法适用于侧扁型和鲽形目(平扁型)鱼类。
02横切法
将整个头部切断,从头部后方观察,可见到颅腔上部的大脑后部,以及位于侧方和下方的内耳腔室。耳石和半规管可直接用镊子取出。使用此方法需要一定训练,这取决于头部的形态,否则会有切到耳石的风险。此法常用于金枪鱼、剑鱼等大型种类,也可用于鳗鲡目。
03对开法
纵向穿过头的中部将其切分为两半(从口直至鳃盖骨)。因为内耳的侧方中心位置也位于此区域,所以此部分必须精确地切开。分别处理分开后的左右侧头骨,移除大脑后即可摘取耳石。这种方法常用于如鲇形目等头骨较大的种类,也更适于完整摘取三对耳石。对于不熟悉的物种而言,这也是较为有用的办法。
04过鳃法
颅骨周围的组织清除后,即可清晰观察到内耳腹侧构造。在内耳外侧划开一个缺口,即可摘取主要的耳石(矢耳石)。切忌将矢耳石挤入大脑内部,否则很难在不切除整个大脑的情况下顺利取出。当需要最大程度保留摘取耳石后的头部时,这种方法尤为合适。主要适用于重要经济种,如鲭科鱼类。
(来源:海错拾遗)
(备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告之即改或删)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怎样才能不把鱼养死##鱼病##观赏鱼##热带鱼#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