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与《养鱼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

发表时间:2021/08/04 21:02:42  浏览次数:28310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我国是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鱼的国家,上溯到殷商末期和西周的初期,已有池塘养鱼的记载。公元前46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著作出炉,它就是养鱼学始祖范蠡写作的《养鱼经》。这本《养鱼经》有400多个字,以问对形式记载了鱼池构造、亲鱼规格、雌雄鱼搭配比例、适宜放养的时间以及密养、轮捕、留种增殖等养鲤方法,与后世方法多相类似,是中国养鱼史上值得重视的珍贵文献。

《养鱼经》原文:

威王聘朱公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齐为鸱夷子皮,在西戎为赤精子,在越为范蠡,有之乎?”曰:“有之。”曰:“公任足千万家,累亿金,何术?”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四月内一神守,六月内二神守,八月内三神守。神守者,鳖也。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值五十,得钱一百二十五万。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取钱,五百二十五万钱。候至明年,不可胜秆也。”王乃于后苑治地,一年得钱三十余万。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又易长也。

又作鱼池法,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促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欲令生大鱼法,要须截取薮泽陂湖饶大鱼处,近水际土沙十数载,以布池底。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子,得水即生也。

《养鱼经》白话翻译:

齐威王拜访陶朱公范蠡,问道:“听说先生在太湖为渔父,在齐国自号鸱夷子皮,在西戎又自称为赤子精,到越国才称范蠡,是这样的吗?”范蠡回答说:“是这样的。”齐威王又问道:“先生资产胜过千万家之和,达到亿万之多,不知用什么好办法做到的?”范蠡回答:“集货生财之道有五样,水产养殖排第一。水产养殖,就是所谓经营鱼池。用六亩(现约为2~3亩)地的面积开挖为鱼池,池中布置一些土墩。

准备怀卵雌鲤鱼长三尺二十条,雄鲤鱼长三尺四条,在二月上旬的庚日(第7天)让鱼池中保持安静不加惊扰,则鱼必然会正常交配生产。到四月时往池内放养一只神守,到六月是往池内放养第二只神守,到四月是往池内放养第三只神守。所谓神守,就是我们常说的鳖。之所以往池中放养鳖,是因为传说鱼的数量达到三百六十条以上,则会有领头蛟龙出现,并将其他鱼带走飞离,池内有鳖(神守)则鱼不会飞离了(用传说说明鱼鳖混养的好处)。鱼在鱼池中围绕众多土墩来回逡游,就感觉象在自然的江湖中一样。到来年二月,就可以捕捞一尺长的鲤鱼一万五千条,三尺长的鲤鱼四万五千条,二尺长的鲤鱼约一万条。一条价值五十钱,折算成现金就是一百二十五万钱。又过一年可捕捞长一尺长的鲤鱼十万条,二尺长的鲤鱼五万条,三尺长的鲤鱼五万条,四尺长的鲤鱼四万条。筛选二千条二尺长的鲤鱼作鱼种,其他全部卖掉,可以得到五百二十五万钱。又过一年,就多得不可称量了。”

齐威王于是在后苑开挖鱼池,一年就得到三十余万钱。鱼池中有许多土墩和沟谷,沟埂离水面深约30厘米,沟底离水面深约1米,在这种鱼池养养鲤者。鲤鱼就不会相互蚕食,又容易生长。

范蠡还提到营建鱼池的方法:通常三尺长的大鲤鱼,不在大江大湖中捕捞,一般很难捞到。如果只养小鱼,过很长时间也养不大。所以想鱼池中养出大鱼,就必须在盛产大鱼的湖沟港汊,挖取大量的靠近水边的淤泥,铺垫在鱼池底部。这样两年之内,就会养出大鱼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土中原来就有生成大鱼的因子,遇到池中之水后就起到促进大鱼产生的作用了。

如果从渊源上讲,范蠡应该是古代水产业的祖师。早在春秋战国时候,范蠡就将自己的养鱼经验写成《养鱼经》,开创了我国的科学养鱼纪录,比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著《动物史》(该书把鱼列入分类系统)还早一百多年,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

范蠡《养鱼经》原书已,现今所见,系后魏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辑存。

范蠡其人

范蠡(前 536 —前 448 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楚国宛(今河南 南阳 )人。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春秋末期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功成之后,辞官隐退,离越至齐,变姓名为鸱(chī)夷子皮,经商致富,被任为齐相。后又辞官散财,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自号陶朱公。范蠡于陶从事商业,成为富翁,乃经商奇才,世人誉之为"商圣"。

《养鱼经》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养鱼业已相当发达,范蠡在辞去官职后,曾带着西施隐居在现在的无锡太湖之滨,并提出了 “ 种竹养鱼千倍利 ” 的主张,大力发展养鱼事业。齐威王曾召见他问道: “ 公富足千万,家累亿金,何术乎? ” 范蠡答道: “ 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 ” 水畜,鱼也。

范蠡的《养鱼经》 ( 又称《陶朱公养鱼经》或《陶朱公养鱼法》 ) ,见于《齐民要术》卷六,因为重点是谈养鱼术,节选时不过四百余字。内容是说范蠡向齐威王介绍致富之道虽有五种,而首在 “ 水畜 ” ,所谓 “ 水畜 ” ,就是挖池养鱼。接着介绍鱼池的规格以及如何养鱼。此书不但在我国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被翻译成日、英、俄、法、西班牙等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所以范蠡也就被民间首推为养鱼业的祖师。

在养鱼方面,司马迁称赞范蠡的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 ” 的思想。浙江湖州一带民间传说,范蠡曾隐居蠡山漾养鱼,后至南浔范庄,首创外河拦簖养鱼法。桐庐蠡湖村一带百姓传说, “ 范蠡教人养鱼,用羊粪喂鱼;湖中栽菱、藕、茭白 ” ,是立体养鱼法。现在陕西汉中出土的东汉仿范蠡养鱼池的陶制模型,也体现了这一养鱼模式。范蠡养鱼法造福后人的传说,直到清与近代还有人记载,如俞蛟《梦厂杂著 · 湖嘉风月》中载: “ 昔陶朱公《置富奇书》,以养鱼种竹为先务。齐昌境内,遍处皆池沼,既可灌田,复可养鱼,而舍旁及丘陇,皆艺竹,宛有淇澳之风。 ”

范蠡的《养鱼经》注释

1、范蠡的《养鱼经》主要说的是鲤鱼养殖

2、亩:土地面积单位。周代1亩,约合1.89公亩。

3、尺:长度单位。周代1尺,约合0.231米。

4、二月:系周历,与夏历相差两月,为夏历十二月。下文四月、六月、八月,换算与此同。

5、庚日:庚为天干第七位,表示顺序的符号。我国古代历法中用天干、地支轮配记年、月、日。一个月有三个庚日,一旬一个庚日。

6、钱:古货币。

7、“一百二十五万”与下文“五百一十五万”钱数,与文中按尾数计算所得钱数不符。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水产人##养鱼##水产养殖##鱼类#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