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三坝四池”养殖尾水净化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4/03/18 09:20:07  来源:科学养鱼 2022年1期  浏览次数:165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池塘“三坝四池”养殖尾水净化模式初探

史晓芹,凌山凤,郭凤鸣,孙 潜,钱 华,游有松

(1.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农业农村局,江苏 泰州 225508;2.泰州市姜堰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泰州 225500)

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现代渔业产业园是泰州市级农业园区、泰州市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姜堰区“溱湖簖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园区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园”的标准和要求,对现有各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重点打造。规划建设面积3 000亩,其中蟹塘生态化改造1 900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面积100 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 000 亩。本文介绍的是池塘养殖尾水“三坝四池”净化模式,此模式对460亩养殖池塘进行了尾水处理,净化区面积约30亩。

一、尾水净化工艺流程

治理区面积共30 亩,按照养殖品种面积6.5%的比例,设置为“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生态净化池、过滤坝”的“三坝四池”模式,四池比例约为45∶5∶10∶40,并配套绿化和景观。

二、主要设施构造及净化功能

1.进排水系统

养殖区尾水通过排水管道及泵站排入中央河道沉淀池。水体尽可能自流,因地势原因无法自流的采用提升泵站。

其中进出水管道建设内容为:新建重力管道总长约1 570 米,管径DN500,管道材料为HDPE 双壁波纹管;新建泵站压力管道长约100 米,管径DN500,管道材料为实壁PE 管;泵站建设为新建3 座一体化提升泵站,2 座规模为 500 吨/时、1 座规模为800吨/时。

2.沉淀池

(1)设施构造。沉淀池长180 米、宽50 米、深2米,占地面积约9 000米2,池内设置“之”字形挡水墙,挡水墙长85 米、宽0.5 米。沉淀池底部种植苦草、伊乐藻等沉水植物,面积约1 000 米2,沉淀池两侧自然岸坡配水生植物,宽2米,总面积720米2。

(2)净化功能。养殖尾水经排水管道统一流入沉淀池,水的流速下降,大颗粒有机物质逐渐下沉至底部。池内“之”字形挡水墙增加水流流程,延长养殖尾水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池中水生植物用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盐,也可添加絮凝剂加速沉淀。

3.曝气池

(1)设施构造。曝气池长20 米、宽50 米、深2米,占地面积约1 000米2。采用微孔曝气,曝气管及曝气头布置距离池底不小于30 厘米,曝气管管径DN75-DN150,总长为500 米,曝气头350 个,配套HSR-80 型罗茨鼓风机3 个,单个功率3 千瓦。曝气池底部与四周坡岸铺设复合土工膜,总面积约 1 200 米2。

(2)净化功能。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的水经第一过滤坝流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池增加水体溶氧,加快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使有机物氧化为CO2、N2等溢出水体进入空气。曝气池中可添加微生态制剂,培养有益细菌,分解水体有机物。

4.生物净化池

(1)设施构造。生物净化池长40 米、宽50 米、深2 米,占地面积约2 000 米2。生物净化池中布置生物过滤毛刷,布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池中布置50 排南北向钢丝吊绳,每根吊绳上悬挂150个生物过滤毛刷。

(2)净化功能。曝气处理后的水经第二过滤坝进入生物净化池,池内悬挂的生物过滤毛刷可定期添加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用以加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去除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物质。

5.生态净化池

(1)设施构造。生态净化池长160 米、宽50 米、深2 米,占地面积约8 000 米2。生态净化池两侧各布置10个6米×6米框架生态浮岛,总面积约720 米2,浮岛内搭配适宜的挺水植物,同时在池内搭配种植苦草、伊乐藻等沉水植物及适宜的浮水植物,总面积约2 200米2。

(2)净化功能。生物净化池水经第三过滤坝进入生态净化池,池中和两岸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及有毒有害物。池水中可放养鲢鳙、螺蛳等净化生物,实现水的最终净化,达到尾水排放标准。

6.过滤坝

(1)设施构造。各尾水处理功能区之间构建过滤坝,共建设3 座,过滤坝长50 米、宽2 米、高2.5米。过滤坝外墙体采用空心砖,在坝体中填充生态滤料,滤料可选择陶粒、火山石、细沙、碎石、棕片和活性炭等。生态填料共计约750米3。

(2)净化功能。通过使用各种滤材,对水体杂质进行过滤和吸附处理,去除水中悬浮颗粒,如泥浆、脏物和微生物菌类等,增加水的透明度并净化水质。

7.其他工程

(1)清淤清表工程。需根据各功能区域河道断面情况对河道进行清淤、驳岸清理。共清理表面积1 600 米2。清淤泥深度为0.5 米,清淤量约1 万米3。

(2)景观工程。可在生态净化池搭建亲水平台(宽3 米、长约10 米),滨水步道(宽2 米、长约50米);曝气池中加设景观喷泉,提升曝气池景观效果。

8.水质监测系统

在养殖池塘监测示范点、养殖尾水处理区配套安装水质在线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养殖尾水排水口、净化处理洁水口位置的实时监测。

三、实施效果情况

尾水净化区占地面积30 亩,对460 亩养殖尾水进行了有效净化,排放的养殖尾水经处理后达到江苏省排放标准。通过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生态净化池等生态治理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pH、悬浮物等污染负荷,降低排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满足淡水受纳水域养殖尾水排放限值,缓解水产养殖对水环境造成的压力。对照江苏省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净化区末端水质监测情况见表1。

表1 净化区末端水质监测情况 毫克/升

四、小结与讨论

姜堰区冯庄村现代渔业产业园“三坝四池”养殖尾水净化模式是泰州市养殖尾水生态治理工程的先行试点,治理区集成完善养殖池塘生态改造、进排水管道合理布局、水质监测及增氧设施配套等生产基础条件,并成功使用。通过净化区末端水质检测数据证明,养殖尾水通过“三坝四池”的处理,均达到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的淡水受纳水域养殖尾水排放限值的一级标准。

但是通过实践及综合评价发现,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中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影响淡水养殖尾水处理效果。例如利用化学反应或化学物质的性质来清除养殖尾水中污染物质的同时,所应用的化学物质或重新生成的化学物质可能危害养殖动物,促使养殖物生长不佳。因此,为提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水平,在生产实践中,将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园区规划在成功试行了养殖尾水生态治理“三坝四池”模式的一期工程基础上,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开展“三池两坝+稻田”“两池一坝+复合湿地”等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试点,推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