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对鱼类的作用与影响

发表时间:2018/01/31 00:00:00  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1年3期  作者:王洪臣 于金国  浏览次数:2474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1、水温与鱼类体温的关系

在鱼类的生存条件中,水温占有重要的位置。鱼类属于变温动物范围。据资料记载,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差在0.5-1.7℃之间。幼鱼的体温常与水温相同。

2、水温对鱼类性腺发育和产卵的影响

我国南方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比北方早1-3年。成熟亲鱼产卵开始的时间,主要决定于水温的高低。虽然南北地区亲鱼产卵开始的时间前后相差比较悬殊,但水温却相差不大,一般都在18℃以上开始产卵。

3、水温与溶氧量有关,从而间接对鱼类有影响

池塘的溶氧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14.62 m g/L,在20℃的溶解氧饱和度为9.17 m g/L。但水温上升促使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池塘就容易产生缺氧现象,对鱼类产生影响。如冷水性的虹鳟鱼耗氧率高,需要较高的溶氧量,不适应较高的水温,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较高温度的水中溶解氧较低。

4、水温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水温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生存和生长,而且通过水温对水体环境条件的改变,间接对鱼类产生作用。几乎所有的环境因子都受水温的制约。气温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水温同样也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这是众所周知的规律。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其由上往下传热很慢,上下水层水温垂直差异非常明显,一般可达到2-5℃,于是上下水层密度不同,而形成密度流,使水体上下自行流动,即水的运动。高温期间,如遇天气突然改变,如闷热、雷暴雨等,到了夜间,表层水温下降快,会形成强烈的密度流,带动池塘底部腐败物上浮,大量分解消耗池塘溶氧或产生毒物会造成鱼类浮头,甚至泛塘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收入和效益。

5、水温对鱼类天然饵料的作用与影响

由于适宜的温度,水体中的细菌和浮游植物等生长繁殖迅速,细菌分解有机物质加快,促进了浮游动物的繁殖,这样就加快了池塘物质的循环,能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十分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6、水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鱼类的代谢强度和体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都有它适应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主要养殖鱼类,如四大家鱼、团头鲂、鲫鱼、鲤鱼等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在20-30℃之间,10℃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此,北方鱼类生长期短。

7、水温对鱼类疾病的作用与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温度每升高10℃,药物毒性会增加2-3倍。如:硫酸铜治疗口丝虫病时,夏季只需0.7 p p m浓度,冬季则需1.4 p p m左右,而全池泼洒用药时,温度高药量可相对降低一些,温度低时则需增加一些。另外,夏季暴发性鱼病的发生与水温较高有一定关系。而冬季水温度偏低,鱼类常会有小瓜虫病的发生。

8、水温对鱼类越冬的作用与影响

由于水具有特殊的物理性,水的密度随水温升高而变小,随水温降低而变大,但其最大密度并不是在冰点的水位,而是在4℃的水位。结冰是从水表层开始,而水底层水温仍可有1-4℃,使鱼类能在底层安全越冬,得以生存,延续种群。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