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和杂交鳢人工繁育

发表时间:2023/02/27 22:38:25  来源:参考网-水产养殖 2022年9期  作者:李娴朱树人刘羽清安丽  浏览次数:578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乌鳢(Channaargus)又称黑鱼、生鱼,是我国淡水养殖名优品种。乌鳢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具有祛瘀生肌、滋养调补的药用价值,是日常滋补和术后调理的常用食材,深受国内和东南亚市场欢迎。近5 年,我国乌鳢(包括杂交鳢)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 万t 左右,在我国淡水养殖品种中产量位居前十。

乌鳢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耐低温,经济价值较高,但养殖乌鳢以投喂冰鲜鱼为主,不易驯化投喂配合饲料,导致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同为鳢科鱼类的斑鳢(Channamaculate),具有能够摄食配合饲料的优点,但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不耐低温。

为了获得适合养殖的乌鳢品种,通过乌鳢和斑鳢亲本进行正反交,培育出了斑乌杂交鳢(斑鳢♀×乌鳢♂)和乌斑杂交鳢(乌鳢♀×斑鳢♂)2 种杂交鳢新品种。这2 种杂交鳢均具有生长速度快和能驯食配合饲料的优点,其中斑乌杂交鳢不耐低温,适合在长江以南地区养殖,而乌斑杂交鳢能在北方地区池塘中自然越冬,适应性更强。

目前市场上的黑鱼主要是指乌鳢、斑乌杂交鳢和乌斑杂交鳢这3 个品种,在长江以北地区以乌鳢养殖为主,长江以南尤其是广东地区以斑乌杂交鳢养殖为主,乌斑杂交鳢作为性状优异的新品种正在逐步推广之中。目前,乌鳢和杂交鳢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养殖乌鳢和杂交鳢可以直接购买正规苗种场繁育的人工鱼苗,有条件的养殖企业,也可自行开展乌鳢和杂交鳢的人工繁育。现将乌鳢和杂交鳢人工繁育方法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1 亲鱼培育

1.1 亲本选择

乌鳢和斑鳢是鳢科2 种不同鱼类,乌鳢一般选择2 龄以上、体质量1 000 g 以上个体;斑鳢一般选择1 龄以上、体质量500 g 以上个体,两者均为体格健壮、无病、无伤。

1.2 亲鱼培育

乌鳢和斑鳢须分开培育,做好隔离措施,严防混杂。亲鱼培育从上一个年度秋季开始。乌鳢亲鱼培育主要投喂冰鲜或野杂鱼,水温低于15 ℃时,不投喂,水温在15~20 ℃时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2%~3%,水温20 ℃以上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6%~8%,分别于上、下午各投喂1 次。斑鳢亲鱼投喂以含蛋白质40%的配合饲料为主,中间可加投一些冰鲜鱼。斑鳢在水温低于18 ℃时很少摄食,不投喂,当水温在18 ℃以上时,日投喂量为体质量的5%~8%,分别于上、下午各投喂1 次。催产季节须提前停食。

2 人工催产

2.1 繁殖季节

乌鳢繁殖季节为4—7 月,一般集中在5—6 月,斑鳢繁殖一般从4 月开始,繁殖旺季为5—6 月。

2.2 繁殖水温

乌鳢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8 ℃,斑鳢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5~30 ℃。如果要进行杂交鳢生产,需使乌鳢和斑鳢的性腺发育同步,催产水温最好控制在25~28 ℃。

2.3 药物注射

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混合催产为宜。一般雌鱼注射剂量为:HCG 800 IU/kg~1 000 IU/kg+DOM 2~5 mg/kg+LRHA 5~10 μg/kg,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剂量的1/2。繁殖早期和后期多采用2 次注射,间隔时间6~8 h;繁殖旺季,可采用1 次注射,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

2.4 交配产卵

根据生产的苗种不同,将亲鱼配对。生产乌鳢苗种将雌雄乌鳢按1∶1 配对,配组后放入泡沫箱、水族箱或小水泥池等水体,可放置一定数量的水草或棕片,用作遮阴和产卵鱼巢,水面覆盖网片,防止亲鱼跃出。雌雄亲鱼被人工注射后,经过一段时间,自行交配产卵。生产斑乌鳢苗种,将雄性乌鳢和雌性斑鳢按1∶1 配对生产乌斑鳢苗种;将雄性斑鳢和雌性乌鳢按1∶1 配对生产,其余条件同乌鳢苗种生产。

3 受精卵孵化

3.1 孵化条件

乌鳢及杂交鳢的受精卵均为非黏性卵,具油性,吸水后浮于水面。将受精卵收集起来,置于孵化器、水族箱等容器中静水充氧孵化,受精卵密度为500~1 000 粒/L。规模生产时,可将受精卵置于孵化桶或孵化环道流水孵化,受精卵密度0.6×10~1×10粒/m。

3.2 孵化管理

孵化中,每天适量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良好,水温稳定。如有死卵及时去除,预防水霉病发生。受精卵呈黄色,随胚胎发育逐渐转为灰色,未受精的卵子最终变为白色。水温在24~28 ℃时,受精卵24~36 h 孵化出膜,鱼苗2~3 d 可平游。

4 鱼苗培育

4.1 鱼苗池消毒

苗种池大小为4~20 m,水深0.5~1.0 m,安装进排水设施。放苗前使用生石灰(300~400 g/m)、漂白粉(20~25 g/m)或茶粕(60~70 g/m)全池泼洒,毒性消失时间为5~7 d。

4.2 培育条件

苗种早期培育,应使用保温水泥池,水温25~30 ℃,要求水质良好,具备充氧和排污设备。

4.3 放养密度

鱼苗平游后即可放入苗种池培育。同一池放同一批孵化鱼苗,以保证相同规格,放养密度为1 000~3 000 尾/m。

4.4 开口饵料

鱼苗入培育池后,一般2~3 d 后开始摄食。开口饵料以轮虫和小型枝角类浮游动物为主,可适量加喂熟蛋黄,接着投喂卤虫。鱼苗长至1.5 cm 时,开始投喂水丝蚓等动物性饵料,投喂4~6 次/d。生长到体长3 cm 时,即可进入鱼种培育阶段。

5 鱼种培育

5.1 鱼种池条件

池塘面积500~1 500 m为宜,泥质底,放养前用生石灰(每667 m60~80 kg)、漂白粉(每667 m20~30 kg)或茶粕(每667 m10~20 kg)清塘消毒,7~10 d 后进水0.6~1.0 m。

5.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为80~100 尾/m,鱼种规格整齐无伤病。

5.3 驯食

驯食是乌鳢(杂交鳢)培育的关键环节,在鱼种早期进行驯食才能确保后期投喂配合饲料。驯食先投喂死活相掺和的浮游动物,后投喂死浮游动物,然后过渡到死浮游动物掺和鱼糜投喂,逐渐增加鱼糜用量,直至全部使用鱼糜投喂,再往鱼糜中拌入0 号浮性饲料,逐步增加饲料比例至完全使用饲料投喂。驯食过程需要7~14 d。投喂量为鱼种体质量的6%~8%。

5.4 分规格培育

分规格培育是乌鳢(杂交鳢)早期培育的重要环节。鱼种适宜在水泥池或网箱中培养。每隔3~7 d 用鱼筛将不同规格鱼种筛出,分池培育,防止因个体生长差异太大,引起鱼种自相蚕食,降低苗种成活率。

5.5 鱼种管理

于每日上、下午定时各投喂1 次。定时换水清污,及时过筛分规格培育。每月全池泼洒1 次二氧化氯(ClO),用量0.1~0.2 g/m。水温低于28 ℃时,鱼种易患纤毛类寄生虫病,可用质量分数为0.5×10“纤虫净”等药物防治。

6 注意事项

(1)乌鳢和乌斑杂交鳢可在北方池塘自然越冬。斑乌杂交鳢不耐低温,在斑乌杂交鳢苗种培育过程中水温应维持在18 ℃以上,以利于苗种摄食和生长。(2)生产杂交鳢苗种时,因乌鳢、斑鳢性腺发育不完全同步,使得杂交鳢育种平均受精率偏低,一般受精率在40%。(3)在乌鳢和杂交鳢苗种摄食开口饵料阶段,需保证饵料充足,否则会导致稚鱼互相残杀,降低苗种成活率。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