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走向思考

发表时间:2024/07/05 12:12:43  来源:中国水产 2018年12期  作者:王健 宿墨  浏览次数:4087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增氧机、涌浪机、投饲机等养殖设备在淡水鱼池塘养殖中得到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池塘单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生产过程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针对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的弊端方面,笔者给出了坚持供给侧改革,治理整顿求发展;三产融合延长产品链,增加效益链;运用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构建智慧渔业水产养殖模式等发展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2017年总养殖量6445万吨,其中淡水养殖量2905万吨。淡水养殖鱼类产量中,草鱼534万吨,占淡水鱼总体产量的18.69%;其次鲢鱼、鳙鱼分别产量385万吨、309万吨。草鱼、鲢鱼、鳙鱼均为大宗淡水鱼主要养殖品种,占了淡水总体产量的42.24%,其产量、品质对我国淡水养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无论是深化改革的创新引领还是环保风暴的产业倒逼,大宗淡水鱼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大宗淡水鱼需要应难而上,需要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下进行治理整顿求发展,构建创新引领新模式,实现水产养殖产业颠覆性的革命,建设现代化的渔业科技强国。

一、大宗淡水鱼发展基本情况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宗淡水鱼在养殖技术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解决了吃鱼难问题,起到了稳定市场供应、为国民提供充足的物美价廉的大宗水产品的作用。截至2017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4761.22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2313.85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666.6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6780.76亿元。其中,休闲渔业产值764.41亿元,同比增长15.03%。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49.7:22.9:27.4。其中淡水捕捞产值461.75亿元,淡水养殖产值5876.25亿元,水产苗种产值680.80亿元,我国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业在我国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发展瓶颈

随着我国渔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国的大宗淡水鱼的养殖的养殖面积增加。尤其在增氧机、涌浪机、投饲机等养殖设备在淡水池塘养殖中得到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池塘单产。池塘养殖中开始尝试在活鱼运输车上安装吊机装置,以减少劳动强度。池塘溶氧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复合生物浮床、底质改良机、减排网箱等生态工程设施与技术的应用大幅减少了养殖污染物排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进步较快,围绕工厂化养殖高效净化、工厂化养殖成套设备开发、精细化养殖与管理技术集成等开展大量研究与示范,形成了几种有一定特色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

但是,我国淡水养殖生产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工程化与设施化水平较低、养殖配套设施与装备缺乏,陆基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工程在结构上尚未定型,设计、安装等标准规范尚未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养殖生产过程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调查,我国目前多数水产养殖场的机械化程度尚不足40%,许多生产环节仍需要人工劳作,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后能力较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长期以亩产量论养殖成败的重要参考,对外围水质表观质量有直观的影响。

我国渔业的设施与装备和农业其它产业相比,渔业装备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总体处于从机械化向自动化、精准化发展初期阶段,模型算法、人工智能、系统集成整合等的研究应用尚不成熟,还不能符合精准渔业要求。目前,因为我国水产品整体价格相对较低、渔业生产利润较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渔业设施与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利润空间,进而决定了水产设备研发从业者待遇。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这一行业,更不能吸收大量社会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渔业设施与装备研发举步维艰。

三、发展对策

(一)坚持供给侧改革,治理整顿求发展

水产养殖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需要,提升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使农业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转变水产养殖业生产模式,实现水产养殖业生产的适度经营,实现工业化生产,发展绿色种养,提高产品品质,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产业融合、绿色发展为大宗淡水鱼养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指明了方向。现阶段有必要压缩传统淡水鱼养殖能力和产量,加大水产养殖科技研发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进步对水产养殖的贡献率,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养殖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我们把所谓的“精养”变精品,以绿色养殖为核心,转变水产养殖户以产量论成败的观念,压减水产品养殖的落后产能,提升水产品的品质,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减产的目地是为了提质,提质的目地是为了增效。

历史已站在水产品养殖产业供给侧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优质水产品发展,改变水产养殖业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三产融合延长产品链,增加效益链

三产融合发展是结构性调整的一个方向。所谓水产养殖的三产融合发展,就是建设一个集渔业的科研生产、产品加工、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垂钓的三产融合的产业链,拓展水产养殖业的多种功能,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三产融合发展的一条龙式的产业链,也延长了水产养殖业的价值链和效益连,是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产融合发展除了延长养殖业的产业链和效益链,提高了经营者的收入和效益,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将会把社会上的养殖人才,加工业人才,市场营销和服务型人才与资源资本有效地集中到一起,从而不断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渔业全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渔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大宗淡水鱼养殖,网箱箱子模式在重点湖泊、水库和江河应逐渐退出,从限养到禁养,科学增殖、吸附捕捞,保护野生鱼类,保护自然水域资源,恢复碧水蓝天,水清鱼肥的自然生态状态。大部分湖泊、水库、江河都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水源地,在生活水源地大面积实行人工养殖,对水质的污染和水域环境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为保证居民用水安全,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在这些水域实施禁养应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有效引导大宗淡水鱼养殖的发展方向,向二产三产倾斜,既能有效解决养殖从业者的转岗问题,也能加快三产融合的速度。

(三)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带来机遇

我国目前的水产养殖仍然主要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持久的发展。在自然资源条件下的水产养殖业已承载不了传统方式的过度开发,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已超过了上限。推动以工厂化循环水为核心技术的养殖新模式转型,既改革水产养殖的生产方式,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也以节能、环保、高产、优质为目标,创建绿色、低碳、持续发展的新的养殖模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运营成本与传统池塘和网箱养殖方式的运营成本差距逐步缩小,优势初步显现。传统水产品养殖行业缺少对年轻劳动力吸引,人工、饲料、鱼药等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之环保风暴对养殖环境因素的加压,水、土资源利用和处理的成本将显著提高,养殖成本不断攀高。然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创新成果的逐渐完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运营成本不断下降,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大幅度缩小,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带来无限机遇。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生产的水产品趋向于高端、高质、健康、安全,可以满足大众消费升级,缓解供需结构性矛盾。当前水产品市场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质量型即安全绿色健康的产品需求不断放大,需求结构正在变化,传统大宗淡水鱼产品产能过剩,交易量减少,养殖效益下降。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生产的高端产品、差异化产品以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独特赢得市场。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可以解决水产养殖业要素投入结构存在的问题,优化要素配置的不合理处,提高要素生产率。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水资源等一般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品偏多,资源能源消耗偏多,环境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等问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含量高,人才素质高,信息含量大,绿色环保,标准化作业,代表了水产养殖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加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代表水产养殖业结构性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四)构建智慧渔业水产养殖模式

全球经济已进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化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发展新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幕已拉开。智慧渔业将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流方向,将以水产养殖的崭新模式,成为发展现代化大渔业的主要手段,是中国走向水产养殖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目前拥有超过200万公顷的大宗淡水鱼养殖面积,每年的大宗淡水鱼产量有两千多万吨,总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这为智慧渔业水产养殖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市场和多彩的应用场景。

智慧渔业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集数字化、电子化、工业化、机械化、大数据信息等技术为一体的创新技术平台。它以渔业养殖为应用场景,集成种业、养殖技术、水质监测、环境监控、智能增氧、人工投喂、鱼病防治、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功能,运用数据分析手段,改变传统渔业经验养殖、人工操作的现状,将传统渔业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将养殖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组合,实现水产养殖生产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有效做到水产养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是一种可真正实现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养殖运行模式。智慧渔业将是渔业生产颠覆性的产业化革命,可以有效推动水产养殖在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渔业大产业的终极推手

智慧渔业不仅局限于养殖技术的科技创新,它是现代养殖技术,装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组合,是传统渔业与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我国水产养殖产业从传统的池塘,网箱养殖,发展到以工厂化循环水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到目前进入到数字化、电子化的数字渔业,直至发展到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化的智慧渔业时代。

总之,时代带来了大宗淡水鱼的发展契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下,大宗淡水鱼养殖业必将面对挑战,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手段,改方式、调结构的适应市场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融合生态渔业技术、工业化循环水技术、智慧渔业技术、水产养殖业技术,改变传统大宗淡水鱼养殖模式,抓大机遇做大做强我国大宗淡水鱼,为社会提供高品质、安全、环保的大宗养殖品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