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打破很多偏见才走上餐桌

发表时间:2020/12/29 11:01:52  浏览次数:226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罗非鱼是中国引进得最成功的养殖良种之一,每年能创造极其诱人的经济价值。多年来,中国都稳居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及出口国。

近20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单位万吨)

然而另一面,罗非鱼又是在我国最具入侵性的物种之一,泛滥的罗非鱼严重危害着当地生态环境。在南方的许多水体中,罗非鱼都是绝对的优势种,占比很高。如果有人说能靠吃解决生物入侵问题,那么在各大水域泛滥的罗非鱼便是最有力的反驳证据。中国出口的罗非鱼片,但受贸易战影响,中国销往美国的罗非鱼关税已由10%增加至25%

尽管罗非鱼有诸多优点,但因各种偏见,罗非鱼还经常被称为非洲来的“垃圾鱼”、几乎与廉价、低端划上了等号。而这也导致罗非鱼在中国一直存在着内销不足的问题。

还是近段时间,罗非鱼出口受贸易战影响严重(美国是罗非鱼最大的进口国),“为国吃罗非鱼”的口号喊响后,不少人才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值得一尝的美味。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是一种中小型热带鱼,其大小和外型都与鲫鱼相似,所以又有“非洲鲫”这一别名。不过,罗非鱼并非鲫鱼,最开始指的是非洲坦噶尼喀湖的一种鱼类——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属鲈形目,慈鲷科,口孵非鲫属。

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图源:维基百科

但这种鱼走出非洲后,便被人类盯上用于各种杂交选育,并培养出了无数种罗飞鱼。所以,现在一般语境下的罗非鱼,指的是慈鲷科下两个属——非鲫属(Tilapia)和口孵非鲫属(Oreochromis)下的多种鱼类及其杂交的后代。始建于公元前1500年的纳赫特之墓,在中央人物的头部正上有关于罗非鱼的象形文字,可能是最早的罗非水产养殖

最早在1957年,罗非鱼从越南传入我国广东,所以早期也有人把罗飞鱼称作“越南鱼”。同时,罗飞这一叫法也源于越南的译名“Cá rô phi”,其中“Cá ”意为鱼,而“rô phi”则是鲈非,合起来便是非洲来的鲈形目鱼类,也算是个较为贴切的命名了。而在这之后,我国还分几次引进了数种罗非鱼,并通过杂交育种等试验获得大批养殖良种。

罗非鱼养殖的主要种类

事实上,我国很早就开始尝试引进各种养殖良种了。只是早期,我们对引进的认识是粗浅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再加上没有完善的引进手段和设施,能不能成基本听老天爷的。

所以,我国早期很多新品种,基本上引进一个丢弃一个,能存活的并不多。然而,生命力旺盛的罗非鱼,不但活了下来,还成了我国引进得最成功的养殖品种之一。

首先,罗非鱼食性很杂,水中的植物、藻类以及各种小的无脊椎动物、底层动物、碎屑它们都能消灭。而能吃就能长肉,罗非鱼只需6个月便性成熟,进入下一代的繁殖。

尽管与其他鱼类相比,罗非鱼每次的产卵量不算大。大概每100克体重的雌鱼,每次能产大约100颗卵。一条成年雌鱼大概能产1000到1500颗卵。但凭借雌鱼特殊的技能——口孵鱼卵,其鱼卵的孵化率则出奇的高。

在受精完成后,雌鱼便会将鱼卵全含在嘴里,并完成整个孵化过程。这有效地避免了鱼卵被吃掉或受环境影响无法孵化。此外,罗非鱼还能在含氧量较低的水中存活,不太挑水质易养活。

不过,说出来有点耐人寻味,在罗非鱼养殖中,唯一让人感到烦恼的竟还是它们旺盛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因繁殖周期短,它们一年就能生好几次,这也很容易造成同一鱼塘内住着几代鱼的情况。所以,想要给“几代同塘”的罗非鱼出塘起水就成了一件麻烦事。再加上罗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速度快2至3倍,也导致了成品鱼规格参差不齐。

成年雄鱼和雌鱼对比

不过,经过全雄控制和单性养殖的技术,这种缺陷已得到完美解决。通过,杂交和用性激素处理等方法,我们便能获得后代基本都是雄性的罗非鱼。与人类不同,不同种类罗非鱼存在ZW(雌鱼)-ZZ(雄鱼)和XX(雌鱼)-XY(雄鱼)两种性染色体类型。所以,科学家在其性别控制上也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例如奥利亚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而尼罗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方式则为XY型。将奥利亚罗非雄鱼(ZZ)与尼罗罗非雌鱼(XX)杂交,那么便可以获得性染色体型为(XZ)的雄性罗非鱼。

由于是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后代,所以这种鱼也叫奥尼罗非鱼。又因为这种鱼基本全都是雄性,也被称为全雄罗非鱼。而近年来,科学技术还培育出了一种性染色体为YY的尼罗罗非鱼,则被称为超雄罗非鱼

养殖全雄鱼,避免了性成熟个体互相杂交产生小鱼的问题,既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又能保证成品鱼规格统一。因此,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养殖罗非鱼,基本上都是公的,很难找到一条母鱼。

“全员公鱼”

除了易于养殖、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罗飞鱼肉质也具有很多优点。罗飞鱼肉质鲜美、口感细嫩,是典型的高蛋白质低脂肪食物。又因为生长快速且只以素食为主,罗非鱼还是汞含量最底的一类鱼。

罗非鱼块

种种优点加身,罗非鱼也获得了“白肉三文鱼”“水里的鸡肉”“21世纪之鱼”等各种美誉。而美国FDA甚至把罗非鱼作为“哺乳期女性首选水产品”推荐,评分比三文鱼都要靠前。

当然,在一众食用鱼中,没有肌间刺才是罗非最大的优势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罗非鱼才有机会彻底打开美国市场。

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的肌间刺

肌间骨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肌肉和协助肌肉传导力量,一般多存在于鲱科和鲤科。很不幸,东亚最常见的淡水食用鱼如青草鲢鳙鲤鲫都属于鲤科,光是吐刺就已经够费劲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四大家鱼的陪伴,吐刺这项技能已经炉火纯青。但美国人并不接受这种繁琐的吃法,更少有吃河鲜的习惯。要知道,美国人对五大湖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是不买账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鲤鱼的刺太多了。但与亚洲鲤鱼命运截然相反,肉多刺少的罗非鱼则被去头去尾,加工成鱼排走进美国千家万户。

二十一世纪之前,美国人基本还不知道这种鱼。但用不到10年时间,罗非鱼就成了美国第四大海鲜,仅次于虾、鲑鱼和金枪鱼。现在随便走进一家美国超市,都能看到货架上的雪白的罗非鱼肉。

全球最大的罗非鱼进口国这个名号,美国已经占据了多年。但作为罗非鱼最大的生产国,中国人对罗非鱼的喜爱程度是远不及美国人的。我国养殖罗非鱼也非常依赖出口,存在着严重内销不足的问题。

在中国,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和鲫鱼这五大类基本稳居前五,占淡水鱼消费量的70%以上。而这每一种鱼在我国的年消费量都超过200万吨,且基本都销往国内,有着悠久的消费传统和成熟稳定的消费群体。

罗非鱼即便是集各种优势于一身,但大众似乎都不怎么看好这个外来媳妇,其销量和口碑在中国都表现得很一般。要知道,罗非鱼的价格已远低于四大家鱼,但它依然是边缘产品。而近些年来,罗非鱼的价值还在一跌再跌。


罗非鱼能成为一个养殖良种,主要得益于其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它们在中国的销路不佳,也能从其超强的环境适应性中找到原因。

自从引进罗非鱼后,不规范的养殖就导致了大量的罗非鱼外逃到周围水域。前面提到过的口孵鱼卵、生长周期短等特点,都让罗非鱼很快建立自己的自然种群,并成了水中一霸,挤压着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此外,罗非鱼在水底筑巢的特点,也让人十分头疼。雄性罗非鱼在繁殖期间会有营窝的习性。它们会游到沿岸地带的淤泥黏土处,利用胸鳍在泥底挖出一个泥坑以供繁殖。而这种习性不但会破坏了水底植被,还会影响到其他水生动物的栖息。

在南方的各大水系中,罗非鱼都是优势品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泛滥。珠江水产研究所的调查就显示,在某些河流中罗非鱼数量竟达到渔获物总数的60%。也就是说,渔民捞起的10件水产品中,其中有6件都是经济价值最低的罗非鱼。而很多南方的钓友,也都经历过被罗非鱼支配的恐惧,因为钓上来的基本都是罗非鱼。

不过幸好罗非鱼怕冷,它们才刹住了脚步,没能继续北上。只是在南方各大水体泛滥,罗非鱼也从此与一些负面词挂钩,名气越来越差。很多时候,那些被捞上来的罗非鱼最后都不是落入人类的肚子,而是直接被扔在河岸。对于个人而言,不爱吃罗非鱼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人听信了谣言,觉得罗非鱼能在各种脏水活下来,自身肯定也不干净。有的人则纯粹不喜欢罗非鱼的土腥味。

但其实,淡水鱼的泥腥味多由其生长环境决定,与鱼的品种关系不大。池塘、河流和湖泊等含有较多腐殖质,是许多微生物和藻类的乐园。而鱼身上土腥味的真正来源,便是这些微生物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只是更不挑水质生长且又杂食的野生罗非鱼,也更容易产生土腥味罢了。但这都是野生罗非鱼的事了。现阶段的养殖罗非鱼,已经能做到祛除土腥味,而且没有土腥味更成了养殖罗非的一大卖点。

香煎罗非鱼

然而,普通百姓只要吃过一次有土腥味的罗非鱼,就很容易对所有罗非鱼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以至于那些从养殖场出来、没什么土腥味的罗非鱼也被一同拒之门外。由此可见,吃不但解决不了生物入侵,有时候泛滥的野生种还会反过来影响到养殖种的销量。这便是现下罗非鱼陷入的怪圈。抛开种种偏见吧,即便不想“为国吃鱼”,罗非鱼的种种优点也依然值得你我的喜爱。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