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鳍鳠(石扁头、石板条)

发表时间:2019/11/12 17:46:25  浏览次数:9541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大鳍鳠,属鲶形目,鲿科,鳠属。俗称江鼠,石扁头,石板条,石胡子。在野生状态中布于长江至珠江各水系,以江河中上游出产较多,为底栖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流较急、底质多石砾的江河干、支流中,喜集群。夜间觅食,以底栖动物为主食,如螺、蚌、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小虾、小鱼等,偶尔也食高等植物碎屑及藻类。

中文名称:大鳍鳠
拼音: dàqíhù
外文名称:Mystus macropterus (Bleeker)
大鳍鳠为经济食用鱼之一,现已经人工养殖,一般个体重0.5公斤左右,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石扁头鱼体型细长,通体无鳞鱼皮光滑呈浅黄色,鱼肚泛白,胸鳍刺发达脂鳍长,未端几与尾鳍相连。石扁头鱼头部扁平,鱼嘴阔大长有4对鱼须,从外形上看不熟悉的人常误认成是黄辣丁鱼。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石扁头鱼和黄辣丁不仅外形上迥异,事实上习性也不同于常见的野生鱼。石扁头鱼头部位置长有两对扇形前叶,大叶为吸盘,鱼头扁平宽大有人又叫它“大头鱼”。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13~15;胸鳍Ⅰ,9~10。腹鳍6;尾鳍分枝鳍条15。鳃耙18~20。脊椎骨5十51~54。


体长为体高的5.7~8.4倍,为头长的3,7~4.8倍,为前背长的2.7~3.2倍,为上颌须长的2.2~3.7倍。头长为吻长的2.4~3.3倍,为眼径的4.0一7.0倍,为眼间距的3.3一4.7倍,为上颌须长的0.5~0.8倍,为尾柄长的0.9一1.3倍,为“尾柄高”(量至脂鳍基底)的2.2~3.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1~3.3倍。


体延长,前部多少平扁,后部侧扁。头略宽而平扁,头顶被贬;枕突不外露,略短,不接于背鳍前板。吻钝。口略宽大。亚下位,呈弧形。两颌与腭部具绒毛状齿,排列里带状。眼小,侧上位;眼间略宽而平。须长,鼻须可伸达眼后缘,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或可达腹鳍。

背鳍位前,起点约在体前部三分之一处;硬刺较弱,光滑无锯齿。胸鳍位低;硬刺粗壮;前缘有细锯齿,后缘具科大锯齿。脂鳍很长而略低,起点接近背鳍,后端近尾鳍,后缘略斜或截形而不呈圆凸游离状。腹鳍远不达臀鳍。

尾鳍叉状,两叶略钝,下叶较短。鳔“室“、扁阔心脏形。体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例或有散在黑色小斑点。

被人忽视已久的大鳍鳠,属于鲇形目、鲿科、鳠属,俗称石板条、石扁头、石胡子。理论上都属于“鲶鱼大家族”,鲿科(这些体型相似的鱼种中,只有牛尾巴是拟鲿科),只是各所属不同!石扁头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宜宾段以上),因此在重庆、四川“名声最大”,的生活习性喜欢躲藏在水流较急的江底石头下面、石缝中,以啃食石头上的青苔藻类为食,且对水质的要求较高。


大鳍鳠,石扁头鱼,生长缓慢,其肉质细腻刺少而软,滋味鲜美,不逊色于“长江三鲜”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下一篇:细鳞斜颌鲴
查看评论[1]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