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水瘪子”与应对防控
每年6月份这个时间点,对于养殖河蟹的塘主来说,可能最怕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河蟹出现不摄食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河蟹不摄食或者是摄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不多加处理的话,河蟹就会出现河蟹肝胰腺病变综合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水瘪子”!
对于水瘪子的情况,其实大体上是从2010年开始陆陆续续有了各种报道,对于这种河蟹症状的起因,有人说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有的说是蟹塘的药物毒素残留造成的,也还有说是营养过剩造成的。
总体上来说算是众说纷纭了~
但对于以上这些各个技术员所说的因素,其实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水瘪子”情况出现的原因,因为换句话说,能够造成河蟹水瘪子问题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基本上只要达到了其中某些致病条件,就有很大的几率出现就是了。
那么,究竟哪些情况会是水瘪子形成的原因呢?
【1】药物残留,尤其是菊酯类清塘药物;
在诸多对于河蟹“水瘪子”这类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含菊酯清塘药物残留能够引发河蟹的慢性中毒,尤其是春夏交替时节,这时候的水温相对偏低,这使得菊酯的残留不容易去降解,积累下来就会造成池塘水环境逐渐恶劣。
同时,也因为菊酯类药物在土壤和底泥中分解缓慢,半衰期长,残留时间长,而河蟹因为是底栖生物,长期处于含菊酯的底泥和底层水环境中,可能导致其摄食、营养吸收障碍,最终导致水瘪子情况。
【2】阴雨、梅雨等极端天气;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每年周期超长的“梅雨”季节是诱发“水瘪子”情况的罪魁祸首之一。
因为长时间的降雨,降水多,太阳光照少后就会导致河蟹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造成类胡萝卜素的消耗,在类胡萝卜素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使肝胰腺呈现“白化”状态,直接导致水瘪子爆发。
【3】蟹塘底质的恶化;
对于蟹类养殖户来说,蟹塘底质问题基本上是一个贯穿整个养殖过程都要去关注的点,而对于很多水瘪子问题出现较多的蟹塘来说,多数都是因为蟹塘底质的恶化。
这其中,有些塘口老化,再加上底部淤泥的积累过多后,造成蟹塘底质环境较差,耗氧因子多,也会产生一些内源性的毒素,长时间存在而不去改底的话,就会造成河蟹肝胰脏的损伤问题。
而且,蟹塘底部如果长期处于低氧环境,或者说河蟹长期生存在缺氧、溶氧率低的塘口中,也会引发河蟹生长发育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肝脏的解毒功能。
【4】蟹塘水草布局的不合理;
每年4-7月份是蟹塘水草的疯长季,这时候如果不注重水草密度的管控的话,就会造成蟹塘水草过多,过密的情况。
而在6-7月份高温环境,尤其是之后的梅雨季节里,温度高、水草出现老化,飘草烂草现象之后,会导致水质恶劣,水体中硫化氢等水质指标异常,也会引发河蟹水瘪子问题!
对于蟹塘水藻的密度,建议保持水草的密度占池塘的 30%—50%,并根据季节特点及时进行合理调整。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类似于水质的酸碱度(PH)、高温天气下大量滋生的弧菌等致病菌以及苗种的问题也都是能够造成河蟹水瘪子症状出现的因素。
针对河蟹“水瘪子”的问题,如何进行防治?
针对河蟹水瘪子的问题,从前面我们说的致病因素方面着手,其实就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河蟹水瘪子的出现,除此之外——
在放养阶段,因为不论是自繁的蟹种还是从其他地方购买的,都有可能会携带致病的微生物,因此,在放养阶段对蟹种采用浸浴法进行消毒处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同时,在饲料的投喂上也要注意合理搭配的营养结构!
在养殖的不同时期,科学合理地投喂不同的优质饵料,除了常规的饲料之外,也可以搭配少量的大麦、小麦、豆粕、玉米等植物性饲料。
对于经常投喂动物性饵料的塘口一定要注重改底,促进残饵、粪便的及时转化,切勿长时间堆积塘底,一旦温度升高,很容易引起病变,注意切勿盲目投饵,每天检查吃料情况,遇恶劣天气、水质突变要第一时间减料,及时采取措施。
最后就是水体方面的调节和改良了。
比如定期地排出老水、加注新水!从春季放养到夏季初池塘水位保持0.6-0.8米,7-1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3,6-8月份,水温较高,每隔4-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1/4-1/3。
注意:在换水的时候水体温差建议不要超过±3℃,河蟹蜕壳期不能换水!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