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林蛙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和恢复途径
现在林蛙在小兴安岭地区数量减少很多,政府因此出台了禁捕等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为什么呢?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才是林蛙数量难于恢复的根本原因!请看图
这是某河段的一个岸边的情况,我拍照是在河中冰面上。三十年前,这里冬季冰面高度要比现在高1.5米左右,这里原来是个深汀,因为急流附近挖沙,导致水位下降,现在成了浅水急流。
河流水位下降,造成地下表层水位下降,导致几个结果,一个是深水区没了,冬季冻底;一个是岸上的季节性泡子没了;一个是岸上荒地的地表湿度下降了。
深水区没了,林蛙冬季的深水越冬区被破坏,只能找个地方将就,一旦冻干底,就会导致越冬林蛙大量死亡。实际上这种情况年年发生,就这个河段,每年春天开河,冰下冲出来的死鱼死蛤蟆都不少,其中死鱼比较多,因为林蛙数量恢复不上来,死蛤蟆倒是不显多。
地上的季节性泡子没了,导致侥幸生存下来的林蛙没有合适的产卵场所,只能长途跋涉在比较深的少数有鱼的泡子产卵,蛙卵和蝌蚪大部分都成了鱼类的口粮,少数孵化成幼蛙,又面临着环境变干,农药杀灭,天敌捕食,冬季冻死,到第二年基本上剩不下啥。
再说水位下降,导致地表湿度下降,地表植被茂盛程度,地表空气湿度,植被含水量都发生变化。林蛙毕竟是两栖动物,遮阴少了,能够保护林蛙不被发现的植物少了,林蛙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就增加了。地表空气湿度下降,林蛙的表皮需要保持湿润,受到影响,更容易因为疾病,脱水等死亡。
看是不是人为抓捕占主要原因其实挺容易,就是看冬季越冬区林蛙比例,成蛙占比大,说明幼蛙阶段出了问题,幼蛙占比大,说明成蛙阶段出了问题。正常的比例一二三年以上的比例应该是五比三比二差不多(这里我是没做统计的,只是根据林蛙正常死亡率统计数据估计的结果)。目前第一年越冬死亡幼蛙数量比例目测就没有大大超过成蛙比例。也就是说这段河道,林蛙的人为抓捕量对种群没有影响,实际情况也是,因为数量太少,这几年春季林蛙上岸的那几天,整条河段也没见到一个二傻子跑去抓。
从具体情况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只有一个,就是环境破坏才是林蛙数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然而破坏的河道还能恢复原样吗?很显然这是痴人说梦。破坏持续了几十年,部分河段挖深了一米多,恢复河道须要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这个地区穷的叮当乱响的财政口袋能支撑的。
那么就没有办法快速恢复林蛙数量了吗?答案是有的。就是在上游支流人为破坏较少的地方模拟最优林蛙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恢复区,提升林蛙蓄积量,从而在多数地区达到接近原始林蛙数量的目的。至于这个河段的水生生物群落水平,基本上恢复不了了。
模拟林蛙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给林蛙解决目前的几大难题,一个是冬季栖息地,一个是春季产卵孵化场,一个是夏季害兽防治。至于环境变干,只能期待林木蓄积增加的快点,荫蔽效果会得到加强。目前好的林蛙养殖场都是围绕这三点做文章,实际效果也确实是理想的。不投机取巧认真做的养殖场,林蛙数量都能恢复到接近或者超过原始状态的水平,但是三年以上林蛙数量较少,因为养殖效益的原因。
我这人从小瘦几旮旯的就是个猴子,闲不住。小时候经常上山下河瞎鼓捣,就算现在,只要闲着,也喜欢山里河里的转着玩。这林区别的不好说,林蛙啥生活习性,每年哪天上岸,啥时候下水,哪段河能存住什么,看一眼基本上不会出错。
可惜这么多年,林区的政策始终在放开口子就有一批人出来瞎祸害,不开口子林区就没法发展的怪圈里转悠。林业资源的管控能力,技术能力都需要大补,恶补,猛补。
林区要发展,产业转型要当先,有些人梦想着投个机,搞旅游发展林区经济。实际上产业框架出不来,旅游特色也就出不来。人家外地人要吃点特别的,玩点特别的,看点特别的,买点特别的,你都没有个稳定的供应能力,怎么可能做大做强做出本地特色呢?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