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

发表时间:2017/11/11 00:00:00  作者:戈贤平  浏览次数:271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州地区分布的唯一种属)。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系及闽江。

胭脂鱼肉质鲜美,个体较大。沿江渔民常说“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将胭脂鱼(俗称黄排)与大象、鲟鱼(即腊子)相提并论,可知其个体也不小。据报道,江西捕捉到的最大个体达28.5干克。此外,胭脂鱼的模样也十分奇特,尤其胭脂鱼幼鱼形体别致,色彩绚丽,并且幼鱼期游动缓慢而显文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世界上观赏鱼家族中的珍品之一。在生产上,它具有抗病力强、性温和、食性广、生长快等优点,是池塘、水库、湖泊养殖的新的优良品种。

一、苗种培育
胭脂鱼苗种阶段可采用网箱、水泥池、土池培育。因土池培育简单易行;其培育方法与家鱼苗种培育操作基本相同,适合广大农村养殖户,故本文主要介绍土池培育鱼苗、鱼种技术。
(一)土池准备
1. 土池条件 池塘大小不限,以300~2000平方米适宜,深度在1米以上。池堤牢固、保水保肥力强,底质以壤土最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没有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塘向阳,光照较好,有利于培养水中浮游生物。
2.池塘清整 鱼苗放养前1个月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和地中杂草、污物。修补塘基、平整池底,并曝晒数日,然后按每667平方米用100-12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3.“培水” 清塘后2~3天,即仔鱼下塘前5一7天,池水50~60厘米,然后施入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或绿肥,培养水中浮游生物(轮虫等)。使鱼苗下塘后,即可吃到适口的天然食物。通常,每667平方米施肥量为100一200千克。
(二)鱼苗放养
1.鱼苗下塘前用密网拉1次空网,清除池中新繁生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野杂鱼等。如清塘时间仓促,还应在放苗前2天,投放几十尾胭脂鱼夏花(或用草鱼种代替),观察24~48小时,待确定水中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
2. 放养密度多根据实际情况(如池塘条件、饵料来源、饲养方式和养殖技术等)灵活掌握。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初孵鱼苗100一200尾,经过1个月的培养,待鱼苗长至3~4厘米时,进行分塘培育。分塘时操作要细致,带水过筛,避免鱼体受伤。以后每平方米放养50~80尾鱼种,培养至10厘米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分养。此阶段,每平方米放养10~30尾幼鱼即可。同时,还视具体情况,搭配10%~15%左右的草鱼苗。白鲢苗或鳊鱼苗等同池混养。
3.分塘放养时,注意同池鱼种规格整齐一致。每次分塘,鱼体均要消毒,使用2%~3%食盐溶液或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片刻。
4.由于胭脂鱼人工繁殖时间较早,此时气温尚低;因此,鱼苗下塘常采用50一60厘米浅水,有利于池水温度升高。待鱼苗长大,逐渐加深池水至80~100厘米。
(三)饵料与投喂
1.饵料 稚鱼的开口饵料以轮虫为主。人工饲养,除采取施肥、注水等措施,促使水中天然饵料生物繁生,供给稚鱼饵料外,也可以在自然水体中人工捞取(采用40~60目纱绢制作捞网)轮虫、硅藻、草履虫等浮游生物,或投给高蛋白的粉状饲料(如煮熟的蛋黄粉、鳗鱼专用饲料、奶粉等),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待幼苗体长至2厘米左右,逐渐增加投些枝角类、桡足类生物,体长达2.5厘米改投切碎的水蚯蚓或鱼畜肉糜、鱼粉等;体长3一3.5厘米以后,可直接投给鲜活的水蚯蚓。
概括地说,适于饲喂胭脂鱼苗种的饲料可粗略地划分为两大类:一是鲜活饵料,如轮虫、藻类、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摇蚊幼虫等。这类饵料生物,可通过培肥水质,或人工专用池培养及于自然水体中捞取获得;二是粉状精饲料,如鳗鱼料、甲鱼料、鱼粉、黄豆粉、花生麸等。据试验分析,利用水蚯蚓饲喂1龄胭脂鱼种,养殖效果最好,其饵料系数约为4.5(湿重),体长日生长率达1.06%以上。
2. 投饲 幼鱼阶段,日投饲3一4次。投喂前,所有的鲜活饵料均应清洗洁净,水蚯蚓最好用3%~5%食盐溶液浸洗几分钟或每10天1次添加投喂土霉素(每千克红虫用量2~3克)或呋喃唑酮(每千克红虫用量1~2克)药饵,以防感染疾病。花生麸则先用清水浸泡、发软后泼浆投喂。一般鲜活饵料投饲量为体重的15%~20%;精饲料投饲率为5%~8%。
稚鱼下塘之初,多采取大面积泼洒食物的方法,便于幼苗随机、随时摄食;以后逐渐缩小投食范围,最终,择一浅水区域,选1~2处土质坚硬、无淤泥的地点,固定投饲。逐渐养成幼鱼定点、定时集中上食台的习惯,提高饲料效率。如经常投喂肉糜、水蚯蚓之类易沉结团的食物,池中最好设有饵料台,可用数根竹桩或木桩作为支撑,在距水面下40—50厘米处绑扎密眼网片或薄竹片编制成的竹垫,四周用小木块或竹片做框架。饵料合规格1米X2米X8厘米,于池边1~2米处设置。
(四)日常管理 苗种培育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由于幼苗阶段,摄食旺盛,生长迅速,但身体仍较幼弱;易受伤害。因此,日常管理工作除供给优质适口饵料外,还必须精心护理,做好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工作,才能获得理想的养殖效果。
1.培养和调节水质 通过合理注水、施肥等措施,使他水既有丰富的适口天然饵料;又有充足的溶氧,是培养和调节水质的主要目的,也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总原则应掌握胭脂鱼水质宜爽的特点,适时、适量地进行换水与施肥,保证池水“肥、活、嫩、爽”;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左右。具体操作要点可归纳如下:
(l)浅水、肥水下塘。
(2)分期注水 随着鱼苗的成长和水质转浓;须及时采取冲水注新水措施,扩展鱼苗生活空间和改良生活环境。一般每3~5天加水1次,每次住水10~15厘米;早期注水量可小一点,一次注水5~10厘米,注水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炎热夏天,适当增加注水量和注水次数,把水位加深到1米以上,注水时间也改为下半夜或清晨进行。
(3)合理施肥 在鱼苗培育前期,施肥培水是培养幼苗天然饵料食物的重要途径。鱼苗下塘后,开始摄食小型浮游生物及其幼体,随着鱼苗生长,培育池中浮游动物数量也不断减少。因此,鱼苗入池后要及时向池塘施追肥。方法是:采用豆浆或发酵的有机粪肥,每隔3~4天施肥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泼洒50千克发酵腐熟的牛粪、鸡粪等;并结合每天泼洒黄豆浆、渣(既作为饵料被幼苗直接摄食,又有肥水作用),可满足鱼苗的摄食要求。在生产上,采取施肥措施时,要灵活掌握施肥次数和数量,防止水质过肥而影响鱼苗生长。若水质较肥,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冲住新水,改善水质。可以说,正确处理好施肥与注水、施肥与投饵的关系是苗种培育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2.保持环境安静 因胭脂鱼为中下层鱼类,性较活泼、敏感,易受环境干扰而影响摄食等正常活动,人工饲养条件下宜保持四周环境安静。
3.降低放养密度 随着个体的快速生长,要适当降低放养密度,进行l~2次分塘。
4. 防治敌害 危害胭脂鱼幼苗的敌害生物以水生昆虫(如大型剑水蚤、水蜈蚣、蜻蜓幼虫等)、野生蝌蚪、鸟类为主。饲养早期,如发现水中大量剑水蚤繁生时;可用0.3~0.5毫克/升敌百虫杀灭;平时巡塘,随时将池中蛙卵和蝌蚪等捞出;食鱼鸟类较多的池塘,应尽量改善池水条件,防止池鱼经常浮头,易被叼食。平时注意消灭或恐吓栖宿在鱼池附近的食鱼鸟类。幼鱼的病害防治见成鱼养殖。
二、成鱼养殖
(一)池塘条件 除肥水塘和旱涝不保收的池塘外,一般养殖池经过清整均可用来养殖胭脂鱼。清整池塘的措施有:清除过多淤泥;加固地坡、塘基;填堵漏洞;完善进排水系统,池塘进排水口要求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施,可有效防止养殖鱼的外逃和野杂鱼进入。因此,胭脂鱼养殖过程中,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最好配备有增氧和灌溉等机械设备。
(二)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工作应在3月前完成。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以上;并尽可能同池鱼种大小均匀。放养方式因地、因塘实施,可单养,也可混养、套养。单养时,每667平方米放养大规格鱼种400~600尾,另外搭配100~200尾白鲢和少量的草鱼、鲂鱼等。还可视情况,再套养800~1000尾胭脂鱼夏花鱼种。混养时,以其他鱼类(一般指草鱼、白鲢、鳙鱼等)作主体鱼,胭脂鱼作为一种底层搭配鱼,每667平方米水体放养100~200尾大规格胭脂鱼种即可。由于胭脂鱼性温和、营底栖和肉食性等特性,养殖时注意不宜与鲤、鲫或其他凶猛性肉食鱼类同池混养。
(三)饵料与投喂 成鱼养殖投喂饲料也以水蚯蚓饲养效果最佳。实际生产上,可根据饲料来源,主投当地易获得的螺蚌肉、小鱼虾、畜禽内脏或人工培育陆生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以降低养殖成本,大规模养殖时,可通过诱食,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掌握胭脂鱼对饲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要求均较高的特点,人工配合饲料可自行配制。驯食的方法也很简单:驯食开始,以水蚯蚓浆或鱼肉糜作诱食剂;拌合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待鱼稳定上食台后,逐日减少诱食剂比例,约经7~10天可不加诱食剂,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有的养殖单位采取将动物肉糜与花生麸、豆粉、油糠等来源较广的饲料拌合在一起长期投喂,养殖效果也较理想。
胭脂鱼全年均有摄食行为,只是不同季节摄食强度不同。因此,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不同季节的日投饲率也有所差异。一般4~5月日投饲量按体重3%一s%,6~8月按5%-8%,9~10月按3%一5%,11一12月按1%~2%,1~3月少量投喂。如投给的饲料全部为鲜湿性饵料,则日投饲率还要相应提高2%~3%。在实际养殖中,每日投饲量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池鱼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依照“四定”原则,保证饲养鱼吃匀、吃好、吃饱。
(四)日常管理
1.勤巡塘 每天巡塘3次,观察地鱼的摄食、活动和池水变化等情况;检查进排水设施,尤其在天气骤变和暴风雨来临之际,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勤洗饵料台,每天及时捞出水中残解、污物,防止水体污染。
2.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胭脂鱼喜生活在清新的水体中,要求溶氧量高。因此,要特别加强水质管理。做到勤换水,正常情况下,每周可一小换,换注新水l/3;半月一大换,换水2/3。随着鱼体长大,水质渐浓,适当增加换水次数,高温季节更应每天进行换水,并定时开动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丰富,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促进饲养鱼食欲和减少疾病发生。此外,养殖者在定期泼洒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药物调节水体的同时,也不妨向池塘施用光合细菌、EM菌液等改良剂,这对改善池塘底层供氧和改良水体环境十分奏效。
三、病害防治
胭脂鱼在自然环境中,抵抗疾病能力较强,一般很少患病。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胭脂鱼苗、鱼种、成鱼等各阶段均有患病现象。像大部分养殖鱼一样,对于胭脂鱼的病害防治工作也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发生。其具体做法是:在预防环节,实行科学饲养。在做好“种、饵、密、管”等的基础上,坚持常现消毒,做好鱼池、鱼种、食场及饲(肥)料消毒。在非发病季节,每月泼洒1次杀菌、杀虫药物;发病季节(4~6月和9-10月)每月消毒2次,并投喂1个疗程药饵,预防疾病发生。
胭脂鱼的常见疾病有:烂鳃病、肠炎病及营养性不良、泛池和寄生虫病等。
(一)烂鳃病 在胭脂鱼成鱼和幼鱼阶段均有发生。由于胭脂鱼有集群习性,故该病一旦发生,即迅速感染,有时可导致大量死鱼现象。防治方法:一是大量换注水,改善池塘水质状况;二是鱼种放养前彻底清塘,养殖过程中定期消毒水体和食场。当鱼病发生,用0.2一0.5毫克/升呋喃唑酮或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续2-3天;同时拌饵内服鱼服康(100千克鱼用量为50~100克)或红霉素(100千克鱼30克有效成分),1天1次,3天为一个疗程。
(二)肠炎病 胭脂鱼苗种及低龄鱼种主要疾病。在饲料及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易发生;流行季节为6~9月。防治方法:一是坚持不喂变质腐败饲料;二是加强水体消毒工作。在疾病发生时;全池泼洒漂白粉或0.3~0.4毫克/升强氯精;同时,内服磺胺胍(或土霉素)药饵,每50千克鱼第一天夭用药5克,第二天开始减半,连用6天为一个疗程,何有效治愈肠炎病症。
(三)萎瘪病 一种营养不良症。在胭脂鱼苗种培育中,高密度或饵料跟不上池塘易发生。防治方法: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放养鱼种,保证鱼苗、鱼种有足够的优良饲料供应。发生萎瘪症状时,可将病鱼分隔饲养,投喂营养价值高的水蚯蚓,可缓解病情。

此外,在胭脂鱼苗种培育过程中,也时常发生小瓜虫和车轮虫等寄生虫病,防治小瓜虫病采取全池泼洒0.1~0.2毫克/升硝酸亚汞的方法;防治车轮虫则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资料来源:摘自戈贤平主编《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下一篇:匙吻鲟的养殖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