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著名的深远海养殖平台
近几年海上养殖平台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我国还有哪些著名深远海养殖平台?
“长渔1号”
2020年6月在山东烟台长岛北部的南隍城岛周边海域投放。平台设计主甲板长25米、宽25米,型深2.5米。登上平台可以看到甲板上的投饵设备分配器。平台上配备的风力自动投饵机可以配合分配器实现多达64个投喂点,可以将饵料精准分配至与平台相连的每个网箱,满足自动化养殖需求并提高饵料利用率。同时,平台上还搭载了海洋牧场大数据监测系统,可实现气象、水温水质、流速流向等海洋数据的实时监测。
“振渔1号”
振渔1号”平台为橄榄球形的大型网箱养殖船,总长60米、宽30米,主体吃水1.2米~1.5米,养殖水体达13000立方米,预计可年产优质商品海水鱼120吨。平台由结构浮体、养殖框架、旋转机构三部分组成,包括牵引绞车、发电机、风力发电机、蓄电池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可自动监测海水pH值、盐度和含氧度,所有数据可无线传输到养殖户手机APP上,实现“一机在手,一目了然”的喂养操作模式。该平台下水后经调试,有望在5月初投放10万尾大黄鱼苗进行海上养殖生产试验。
“深远海养殖在北欧地区十分普遍,因为那里没有台风灾害,十分适合大型钢制网箱平台投放。而福州市沿海处于台风多发地,海洋养殖只能在葫芦口的海湾或者在浅滩、沿岸进行,有诸多局限性。‘振渔1号’可抗击12级台风侵袭,同时,远海的水质好、含氧量高,十分适合高密度养殖和高端品种养殖,能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福州市海上办有关负责人说。
“海洋渔场1号”
“海洋渔场1号”是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由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造。该渔场直径110米,总高69米,空船重量7693吨,容量25万立方米,外层网衣面积3.5万平方米。单套造价4.2亿元,使用年限25年,一次可实现养鱼量150万条。
“海洋渔场1号”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等,且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等多种技术,安装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100余个、生物光源100余个,在鱼苗投放、喂食、实时监控、渔网清洗等方面,系统都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
“耕海1号”
我国首座海洋牧场综合平台,宛若一片三叶草,2020年7月10日在山东烟台四十里湾海域正式投入运营。网箱总直径达到80米,养殖水体27000立方米,相当于14个国际标准游泳池的水量。集成了5G通讯、自动投饵、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太阳能风能发电、水下环境监测、安全管理、无人机无人船巡检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三个“叶片”上设计了60个休闲垂钓位置,能够同时接待300人观光游览,三个“叶片”交汇区设计了6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可以实现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海洋监测功能。
“海峡1号”
“海峡1号”是由福鼎市国资国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委托马尾造船厂建造,海鸥水产公司负责运营、养殖的大型深海养殖装备,用于大黄鱼的大规模养殖。
该设施为全国首座单柱半潜式深海渔场,总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投入使用后,将安装在水深大于35米的养殖水域,有效养殖水体容积15万立方米,可养殖大黄鱼2000吨。据专家介绍,该设备适合在中国东海、南海海域进行大众鱼类、高附加值鱼类的离岸深远海养殖,风暴来临时主体下潜至水面下,可抵御17级风。该大水体养殖装备运营后,不仅能提升大黄鱼品质还将大大缩短仿野生大黄鱼养殖上市周期。该项目运营方福建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是以集大黄鱼育苗、养殖、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大黄鱼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德海1号”
“德海1号”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天津德赛公司根据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需求联合设计制造,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的万吨级智能化养殖渔场。渔场历时8个月建造,投放至珠海万山枕箱岛外海域,交付珠海市新平茂渔业有限公司开展养殖试验。
主体结构由箱型结构和桁架结构组合而成,在外形上酷似一艘带艉浮箱的船,但其本质也是养殖网箱。总长91.3米、宽27.6米,主体框架面积约2100平方米,养殖水体可达3万立方米,由主体结构、网衣、单点系泊系统及相关养殖配套装备组成。适合在我国完全开放、水深20~100米的海域使用。
“天安蓝鲸一号”
2020年11月在山东省烟台市长岛附近海域完成水下固定。直径52米,净体积3.1万立方米,属半潜式第二代大型深水智能网箱。该网箱较传统网箱可养殖品种增多,使用的材料抗风浪能力强,能抗14级台风,可远距离控制,能够用于远海深海养殖。
“嵊海1号”
全潜式深远海大黄鱼养殖平台。2020年6月在浙江省舟山嵊泗三横岛海域投用。网箱呈六边形,总高22米、深度22米、直径37米,总养殖水体1万立方米。装有国内首创的智慧深海养殖保障系统,具有抗风浪能力强、航行避让等特点。同时,具备智能半潜、全潜功能。平台通过“升降”解决大黄鱼越冬难题。在冬季海面水表温度较低时,该平台能全潜进入水下合适水温层,最深可达水下15米。
“振鲍1号”
“振鲍1号”是由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启东海洋公司建造的我国首创的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
该项目总造价约1000万元,主要由浮体结构、养殖网箱、上部框架、水下框架、机械提升装置五大部分组成,可抵御12级至15级台风侵袭,可容纳近5000个鲍鱼养殖箱,预计单台年产鲍鱼约12吨。“振鲍1号”设有远程监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赤潮防护系统等先进功能,充分考虑海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入风力发电系统,为鲍鱼养殖提供了绿色动力,节能环保。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抗风浪能力差的缺点,可将现有近海养殖区域扩展到深远海,响应国家沿海的环境保护政策,通过机械化手段,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养殖效率。
“JOSTEIN ALBERT”
JOSTEIN ALBERT由中集来福士进行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和总装建造,融合了挪威的先进海工设计能力和中国的高端装备建造能力,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工艺改善,丰富了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经验和能力。
工船全长385米,型宽59.5米,总面积约等于4个标准足球场,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约合200多万尾三文鱼。为满足现代化养殖需求,该工船装备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实现鱼苗自动输送、饲料自动投喂、水下灯监测、水下增氧、死鱼回收、成鱼自动搜捕等功能。此外,该工船符合全球最严苛的NORSOK(挪威石油工业技术法规)标准,入级挪威船级社,适应挪威峡湾外的极寒气候和恶劣海况。
“长鲸1号”
“长鲸一号”是全球首个深水坐底式养殖大网箱和首个实现自动提网功能的大网箱,由中集来福士为长岛弘祥海珍品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建造,在山东烟台交付。
网箱采用坐底式四边形钢结构形式,最大设计吃水30.5米,养殖水体达到60000立方米,预计每年能养1000吨鱼,设计使用寿命10年,相当于100个普通的HDPE网箱。该装置集成了网衣自动提升、自动投饵、水下监测等自动化装备,日常仅需4名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
“长鲸一号”是中集来福士通过自主创新、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也是山东省和烟台市大力建设蓝色海洋经济的成效,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实时反馈海洋水文信息、监测数据,是全国首个与保险公司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分享的网箱,可实现自动投饵、自动水下清洗渔网,自动提升网衣,让海洋牧场从近海走向深海。
“深蓝1号”
“深蓝一号”是由日照市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出资1.1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国海洋大学与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联合设计,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的深远海养殖重汽全潜式网箱。
网箱周长180m,高38m,重约1400t,有效养殖水深30米,直径60.44米,整个养殖水体约5万立方,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t,可同时养殖三文鱼5万尾,于2018年7月初在黄海海域正式启用。该全潜式养殖平台是我国基于绿色理念研创的深远海养殖重器,利用潜艇沉浮控制技术,结合挪威“海洋渔场1号”的研制经验,融合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技术,创建了我国独特的深远海全潜式三文鱼养殖模式。
“澎湖号”
“澎湖号”是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建,国家自然资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广东省级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现代渔业发展用途)支持,在珠海桂山渔场进行实海况养殖示范的全球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发电养殖网箱。目前已经获得中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四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
“澎湖号”长66米,宽28米,高16米,工作吃水12米,可提供1.5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能够在15-100米的海域使用,设计寿命达到20年。平台还搭载了自动投饵、鱼群监控、水体监测、活鱼传输和制冰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可以实现智能化养殖(仅需1人便可承担平台上所有养殖任务)。
“福鲍1号”
“福鲍1号”是国内最大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由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福建省福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研制。
平台主要由甲板箱体结构、底部管结构、浮体结构、立柱结构、养殖网箱、机械提升装置等六大部分组成,为钢质全焊接结构。“福鲍1号”长37.3米,宽33.3米,设计吃水深度6.6米,重约1千吨,总面积达1228.4平方米,总造价超过1000万元。可抵御12级以上台风侵袭,适用于水深17米以上、离岸距离不超过10海里的海域作业,预计年产鲍鱼约40吨。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