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人工育苗技术
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nus)属鲆科、菱鲆属、它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侧的北欧沿岸,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和黑海均有分布。大菱鲆身体扁平近似圆形,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成鱼有眼的一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和少量皮刺;无眼的一侧呈白色,光滑无刺,背鳍和臀鳍很长,几乎连接头、尾,无硬棘。
大菱鲜为冷温水型底栖鱼类,平时游动少,觅饵时浮起捕食。虽属肉食性鱼类,但性格温和,很少有互相残咬现象,易驯化,可食配合饵料,是发展人工养殖的好品种。大菱鲆人工繁育难度较大,2001年春季,天津市塘沽区水产局从英国进口大菱鲆初孵仔鱼前,对方告知我们:要达到完全变态到幼鱼,成活率不会超过7%。为了进一步搞好大菱鲆种苗生产,根据有关资料、成果和塘沽区两个育苗单位三次引进育苗的一些实践,提出以下技术要点,以利于生产中参考。
一、亲鱼培育及受精卵的获得
在中国,除进口亲鱼外,只能通过人工养殖获得亲鱼。在工厂化养殖(全封闭、内循环用水方式)和流水养殖车间式或棚式流水养殖条件下,雄性大菱鲆一龄可达到性成熟,雌性大菱鲆二龄可达到性成熟、选择亲鱼应优选生长速度相对快、体质健壮、无附着生物及鳃病、无“白化”现象的鱼做为亲鱼。
亲鱼在室内培育的密度要比生产商品鱼的密度低,一般2尾~3尾/平方米,水温12-17℃,并要相对稳定。保证水质清新,饵料营养丰富,通过控制光照等措施可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提高卵的质量。大批量的亲鱼通过培育,可以自然产卵并获得受精卵。但多数仍采取人工授精的办法。
二、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培育
1.受精卵孵化
正常受精卵在盐度30‰、相对静止条件下呈浮性,利用这一特征,可清除死卵。孵化最好采用微流水办法,微充气,保持水质清新。为防止重金属中毒,可加EDTA钠盐。孵化水温以12℃~14℃为宜,保持水温稳定,孵化密度为1-2万粒/m3。受精卵经过116小时孵化可全部孵出初孵仔鱼。
2.要注意的问题
(1)饵料中轮虫、卤幼及活体成虫,应用单胞藻及乳化鱼油进行营养强化。
(2)幼体培育中要力求温度稳定,昼夜温差和换水温差小。
(3)培育密度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降低,不必追求单位面积或水体的出苗量,努力提高成活率。
(4)从“黑苗”期后至幼鱼期,幼体摄食量较大,要保证水中溶氧,以利消化吸收。使用井水或勾兑水育苗,可考虑间隔性充纯氧。否则,应适当减少投喂。
三、病害防治
1.确保饵料新鲜,经严格强化、清洗、消毒,预防腹胀病。
2.保持水质清新,严格水消毒,预防纤毛虫、微孢子虫等寄生或附着性生物病。
3.加强营养,稳定水温,控制密度,减少或防止“白化”。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