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

发表时间:2020/06/05 01:34:28  浏览次数:285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一、栖息水层和活动场所

养殖鱼类的栖息水层是与其食性相适应的。鲢、鳙鱼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食,它们通常在水的中上层活动,鲢鱼在上层,鳙鱼稍下。

草鱼在水的中下层及岸边摄食水草,主要在水体中下层活动。青鱼以底栖动物为食,经常在水的下层活动,一般不游到水面。

鲤鱼、鲫鱼食底栖生物和腐屑,是底栖鱼类,一般喜欢在水体下层活动,很少到水面。它们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可以生活在各种水体中,但比较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处。

团头鲂是草食性鱼类,喜欢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特别适合于湖泊静水水体、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

二、生活习性

不同种类的鱼类由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性。

鲢鱼性情活泼,喜欢跳跃,能跳出水面1m多高,网捕时,常跳出水面;遇水流容易逆水潜逃,不易捕捞。素有“急躁白鲢”之称。

鳙鱼性情温和,不大跳跃,行动较迟缓,捕捞时不跳跃,易捕捞。素有“好人花鲢”之称。

草鱼性活泼,行动迅速,游泳快,食量大,抢食凶猛,素有“强盗草鱼”之称。

青鱼性胆怯,行动迟缓,吃食斯文,抢食能力差,咬碎的螺、蚬肉常被鲤鱼、鲂鱼抢食。如螺、蚬变质,青鱼拒食。渔民称之为“秀才青鱼”。

鲤鱼、鲫鱼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对饵料要求不严,寻食能力强,能清扫食场残饵,防止其腐烂变质。渔民称之为“清洁工”。

团头鲂性情温顺,容易捕捞,抗病力强。鳊鱼性胆怯,不易捕捞。

三、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是养殖鱼类的主要标准之一。只有对水温、溶氧、盐度、pH、水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们才能在我国绝大部分水体中养殖,才能进行高密度的饲养,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养殖鱼类的外界环境的要求如下:

(一)水温

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等都是广温性鱼类。它们对温度的适应幅度较大,除鲮以外,在 1℃~38℃水温中都能生存,但适宜温度为20℃~32℃,其中繁殖最适温为22℃~28℃(鲮为26℃~30℃)。鲮的抗寒能力较差,当水温降至3℃~7℃时,即大量死亡。

鱼类是变温动物(冷血动物),水温对鱼类的摄食强度有重要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对养殖鱼类摄食强度会有显著促进作用;水温降低,鱼体代谢水平也降低,导致食欲减退,生长受阻。草鱼在水温升至27℃~32℃时摄食强度最大。鲢、鳙的代谢率在水温20℃~30℃内,温度每升高1℃,代谢强度约增加10%;当水温降至15℃以下,食欲显著降低。鲤在水温23℃~29℃ 时摄食最旺盛,降至3℃~4℃ 时便停止摄食。上述养殖鱼类的摄食强度都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即春季摄食开始增强,夏季摄食旺盛,冬季摄食停止或减低摄食强度,这与相应的水温及气温条件密切相关。

(二)溶氧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鱼类及其他饵料生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几种养殖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都要求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当水中溶氧低于鱼类呼吸需求时,即低于临界氧浓度时,呼吸作用受阻,呼吸运动加强,呼吸频率加快,并往往出现浮头现象。当溶氧量低于鱼类所能耐受的范围时,则引起窒息死亡。但通常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对低氧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它们对溶氧量的需求和适应范围随种类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见表1-2)。一般来说,几主要养殖鱼类最适的溶氧量为5 mg/L以上,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溶氧量一般要求不低于 2 mg/L,1.5mg/L左右的溶氧量为警戒浓度,降至 1 mg/L以下就会造成窒息死亡。从表 1-2 可以看出,鲫对低氧的适应能力最强,鲢的适应能力最差。此外,几种养殖鱼类在幼苗阶段对水中溶氧的要求比成鱼高,对低氧的适应力相对来说比较差。

表1-2 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对水中溶氧量的适应

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养殖鱼类的生物学

养殖鱼类的摄食强度都随溶解氧的增加而增强,但在不同的溶氧范围内,溶氧量的变化对摄食强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根据研究,一般溶氧与摄食强度的关系曲线都呈“S”形。氧含量1.5 mg/L和4.0 mg/L是养殖鱼类摄食强度变化的转折点,即溶氧量在1.5 mg/L ~4.0 mg/L摄食强度增加最迅速,溶氧量低于1.5 mg/L 或超过4.0 mg/L时,摄食强度随溶氧增加的速率相对减缓。

(三)盐度

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均属于典型的淡水鱼类,适宜于在盐度为 0.5 以下的水体,即通常所说的淡水中生活。但它们对盐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在盐度为 5的水中生长发育。如草鱼能在半咸水的河口水域中生活,在盐度高达9 的沼泽地区也有分布,当盐度高达 12时才停止摄食。据试验,在盐度为7、密度为 1.006 以下的海水中可以饲养草鱼,生长良好,平均666.7 m2可产 227 kg(混养鲻和少量鲢、鳙),且肉味比淡水中更鲜美。鲢的幼鱼能适应盐度为 5~6 的咸淡水,成鱼能适应 8~10 的咸淡水。鲤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能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内陆盐碱性湖泊中生活。鲫对盐度的适应性最强,一些连鲤鱼也不能生存的内陆盐碱性湖泊(如内蒙古的达里湖),鲫鱼还能生存,而且产量较高。

(四)pH

水的酸碱度(pH)对鱼类会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酸性水能改变鱼的血液组成,使其pH下降,减低其载氧能力,妨碍呼吸机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中鱼的呼吸受阻,因而鱼的活动能力减弱,代谢水平和摄食强度下降,生长受到影响。水的酸度过大还能直接破坏鱼的鳃和皮肤及其他组织而危及其生命。鱼类适宜于在微碱性的水中生活,如果水的 pH过大,超过鱼的适应范围,同样是有害的。pH的变化除直接影响鱼的生理活动外,还通过改变环境中其他理化及生物因子而间接作用于鱼类。例如低pH对水生生物生长不利,从而影响鱼类的饵料基础等等。

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对水的pH变化有较大的适应能力,青鱼、草鱼、鲢、鳙的适应范围为4.6~10.2,低于4.6 或高于10.2时只能生存极短时间;鲤的适应范围为4.4~10.4。总之,几种主要养殖鱼类适宜的 pH为7~9(此范围正是我国各类水域最常见的pH),最适范围为 7.5~8.5,它们在微碱性的水中生长最好;长期生活在pH 6.0 和10.0的水中,生长会受到抑制。

(五)对肥水的适应

主要养殖鱼类由于食性等生物学特点不同,因此对水质肥瘦的要求也不同。草鱼、团头鲂、鳊、青鱼、鲤、鲫等吃食鱼,尽管它们对肥水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特别是青鱼,对肥水的适应能力比草鱼强,鲤、鲫对肥水的适应能力更强,但从生长性能看,它们都要求较清瘦的水质,否则容易患病。鲢、鳙喜肥水,适应于浮游生物和腐屑多的肥水环境,其中,鳙比鲢有更强的耐肥力。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