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在投放鱼苗时,考虑最多的应该就是放养密度的问题,在经济效益和水体环境变化中很难取舍,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池塘中放养鱼苗的量很大,以至于自然生长、食物消耗、分解过程中就无法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在养殖生产中,通常用生产力来代表水体所能生产鱼、虾等水产品的最大净生产量,而养殖容量则代表水体所能提供的最大毛产量。了解这两个指标后,就可以从水体对某种养殖生物的生产能力和特点,来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工作,如放养量的确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养殖水体影响养殖容量的因素
在有限的水体环境中,某一种鱼类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其增长会受到环境阻力抑制,如饲料制约等。养殖水体中放养的生物群体一般没有数量增长的过程,但是生物的现存量却在不断增长,与很多的因素有关。
1、养殖水体的养殖容量
- 养殖容量所涉及的范围与环境、水体功能、经济目标等因素都有关。因此,在确定一个养殖区域的养殖容量时,必须要考虑经济因素,确保在特定的时间内养殖的产品生长能够达到一定的商品规格,在获得较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养殖活动不会对周围环境构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养殖容量是保证应有的效益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养殖量。
- 对于养殖水域使用权的申请和规划,可以侧重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即物理性和社会性养殖容量,而对于养殖中确定放养量,则要考虑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即生态性和生产性的养殖容量。比如在水库开展网箱养鱼, 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养殖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将养殖的容量定义为不至于超越相应水质标准的最大养殖负荷量。
2、影响养殖容量的因素
- 特定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动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如食物、溶解氧和动物自身的代谢产物等。食物、溶解氧和动物代谢产物不断被动物消耗,因此其浓度和作用均随养殖动物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不投饵、不施肥的粗放养殖模式中,水体的养殖容量主要取决于养殖种类的生物特性和天然饵料含量来决定。而精养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食物的量都可以充分满足,不会成为限制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水质状况,包括溶解氧和动物自身产生的代谢物等,此时人工增氧或其它调控水质的措施也就成为提高养殖容量的重要手段或影响因素。
养殖水体影响生产力的因素
1、养殖水体中的生产力
- 养殖水体的生产力是水体生产鱼、虾、大型海藻等经济产品的性能。养殖产品的规格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通常,规格越大单位质量的价格就越高。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养殖实践中养殖群体的质量通常都会超过拐点才收获。因此,水产养殖活动中,渔民又常把年或季节净产量,即最大收获量与初始放养量的差值,作为养殖生产力的参数。
- 实际净生产量在数值上远小于最大日增重率乘以养殖天数的数值。这是由于养殖早期水体养殖生物现存量较低,会造成一些饵料浪费,后期又由于养殖生物现存量较大,消耗就要多一些。从这个现象来讲,用日生产量最大值来代表养殖生产力更能反映养殖水体的自然属性。
2、影响水体生产力的因素
养殖水体的生产力是养殖系统的一种属性,由水体环境、条件状况等多种客观因素决定,但也会受到养殖种类、养殖方式等影响。养殖水体不同于天然水域,其中经济生物的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受到人为的影响较大,如放养量的大小、投喂饲料、施肥及人工环境条件的调控。同样的水体不同生产方式其生产力也不同。影响生产力的因素有养殖种类、自然条件、水体环境等因素有关。
养殖种类
- 食物链越短、食性越杂的养殖种类生产力越高,相反,食物链长、食谱越窄的养殖种类生产力就越低。比如在粗养池塘中,两种鱼的产量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它们食性或营养级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鱼类除了吃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外,还可以吃浮游植物和腐屑,它们的营养级更低、食性范围更广,对池塘的利用也就更加高效。
养殖方式
- 水生动物的管理方式或集约化程度不同,制约养殖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生产力也会不同。不同养殖方式下,我国对虾生产力差异很大,一天的变幅在0.19~1.24克/平方,在精养条件下,对虾一天的净产量为2.1~2.7克/平方。
自然条件
- 如果集水区土壤肥沃,植被茂盛,大量有机盐和营养盐流入到水体中,它的生产力就高。如果水太深,营养物质难以循环,生产力就比较低。水草和底生藻类繁茂,水体产量较高。水体与陆地的接触面越广,流入或溶出的养分也就越多。此外,湖岸越弯曲,湖湾越多,就有利于饵料生物的生长。
- 温暖地区养分循环快,生产力较强。降水量丰富的区域,从集水区流入的营养物质多,就能提高生产力。但降水量过大也有可能导致水中养分和浮游生物的稀释和外流,反而降低生产力。水位稳定,年变幅不超过0.5~1.0m,有利于水草和底栖动物的生长。
水体环境状况
- 水体的环境状况,如溶解氧、无机营养盐、盐度等因素,对养殖水域的生产力影响都很大。水质调控到正常的范围,可以给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目前水产养殖的模式出现多样化,如网箱养殖、海藻栽培养殖等,这些养殖方式就可延缓水域的富营养化。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关系是双向的,工农业的发展对水产养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水产养殖对环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养殖水体生产力评估
依据天然饵料量、食物转化率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来估算养殖水体的生产力,还可以依据养殖生物的生长状况或环境因子来估算养殖水体的生产力。
1、池塘养殖生产力评估
池塘生产力可用年或季节净生产量作为生产力的估计值,也可用日最大生产量作为生产力的参考值。用对虾和罗非鱼来做养殖实验,在投饲不增氧的情况下,放养体长2~3cm对虾6尾/平方和体重75~100克的罗非鱼0.32尾/平方的养殖密度下,对虾生长较快,成活率和产量最高,毛产量达到了585.5kg/hm²。
2、大型水体养殖生产力评估
- 相对于池塘生产力评估,大型养殖水体的生产力评估就要困难得多。因为大型湖泊中养殖的动物很难一次捕捞干净,因此很多人都通过饵料的生物量来推算大型养殖水体的生产力,有的还根据往年鱼产量与环境变量来估算生产力。
- 等级评价法将不同水体的环境条件、渔业类型、鱼产量加以比较,来规划水体的生产力等级,并参照相似类型水体的现有鱼产量来研究水体可能的鱼产量。可以将水库鱼产力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种类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基础因素、水化因素和生物因素3个层次,综合这些标准,求得水库鱼产力的评价等级。
- 还有一类估计鱼产力的方法是动态模型法,这类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转换点建立模型。比如将草鱼生物能量与水草生长模型相结合,便可建立草鱼和水草的关系模型。模型中的变量为草鱼的放养数、体重、摄食率、放养时间、水草的消化率和能量值等。
- 用动态模型的方法来估算草鱼的放养量,3月份放养25g的草鱼,水草的初始生物量为11g/ m²,一年后90%的草鱼捕获,其余10%继续生长一年。在水草仍保持原来生物量的前提下,草鱼的合理放养量为46尾/ hm²,此放养条件下获得的草鱼量可视为该湖的草鱼鱼产力。
小结:水产养殖增加投放密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密度越高就越好,有可能产量提高了,但增加了饵料消耗,整体质量下降,还会影响水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投放鱼苗前,要结合水体的环境、养殖品种、饲养方式、经济目标等多方面考虑,用科学的方法,估算出合理的放养量,实现水体利用最大化,形成生态养殖良性发展,保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