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池底管理

发表时间:2019/12/01 15:43:34  作者:水产新部落  浏览次数:2179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池底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很多时候不只是厌氧的环境,很多的寄生虫,虫卵、中间宿主也是存在于底泥中。我下面说的只是个人的经验,即不敢保证完全正确,也不一定保证适应各养殖区。毕竟祖国这么大,各地的水质土质完全不同。所以本文仅供参考或者提供思路。本文仅限于传统的池塘养殖,不完全适用于水泥池和铺膜池。

池底分析

先来分析下池底,池塘养殖通常是直接挖的土池,加水之后放鱼养殖。水深从50公分(河南郑州附近)到3米(广东顺德等地)都有。但不管水多深,一旦加水之后,池底就会被水封锁,氧气的交换就接近停滞,最终池底会酸化成为厌氧环境。

那厌氧环境就会造成池底的微生物以厌氧呼吸为主,生成大量的厌氧中间产物,这些通常是有毒的。包括但不限于氨、亚硝酸、二价铁、二价锰、硫化物甚至甲烷等。池底之所以发黑发臭,主要是硫化亚铁。大家还会发现一点,池底的黑泥挖上来,晒一晒就会恢复原来的颜色,然后臭味慢慢也会消失。这是因为这些厌氧物质在空气中很快又被氧化掉,恢复原来的面貌了(注意这个顺序,肯定是先褪黑,再臭味消失,因为亚铁的氧化电势能比硫离子更低,更易被氧化),所以这些东西待在水里,是会跟鱼抢氧气的。同理在养殖结束后,将池塘的水排干,将池底翻出来,晒一晒,拾掇拾掇也是有助于池底的恢复的,新塘旺三年也是这个理(现在来说,能旺一年就不错了)。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池底的黑泥跟猪粪一样

带来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底质和水质是有离子交换的,这就导致水中污染物升高,水质变差,池水缺氧,倒藻甚至死鱼翻塘。我曾经测过水中的溶氧,越冬后表层水能达到20个,底层水也有10多个,但是一旦插进底泥里,溶氧很快会低于1个(使用哈希溶氧仪测得)。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溶氧检测

此外部分寄生虫或者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也是存在于底泥中的。比如鲤鱼鲫鱼的孢子虫病,其中间宿主就是底泥中的红蚯蚓(红线虫),有些底栖的刚毛类生物也会跑到鱼鳃上。底泥中的虽然有很多的有害物质,但是也相当于是一个营养库,对肥水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藻类最容易使用的含氮物质就是氨氮,底泥中很多)。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鮰鱼鳃上的底栖刚毛类生物

那池底不好怎么办?别太担心,100%的塘底都是这样。池底不好是普遍的,但是有的池塘出问题,有的不出。这是因为池底中的有害物质,平时是老老实实呆在池底的。一旦水质对流,池底的有害物质短时间大量涌向水中,池塘就容易出问题了。所以当地的气候什么样,影响是很大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年的春末夏初,5月份的时候,水质最不好管理。因为此时天气容易冷一天热一天,风也大,风向也不定。这种情况下最容易造成池塘翻地的。而到了夏天,温度长期稳定,水质分层明显。水中的有害物质基本都被压在池底,一半不会有大的变动。当然如果出现大暴雨,强对流天气,也是会出问题的,而且通常不是小问题。所以关键看管理。

药物改底

首先是药物改底。针对目前最广的池塘养殖模式,对于池底的建议是勤用氧化性物质改底。注意不是说池塘出问题了再去用,而是要把它固定成一项日常的管理模式,定期使用。频率根据具体产品而定。通常不要超过一周。在选择上尽量使用释放较慢的,氧化性强,持续久的产品。少用那些释放速度快的产品。释放得太快,里面的氧化成分在起到改底作用之前就会大量进入水中,实际上等于给水体消毒了,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改底作用。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做的一个不严谨的小实验,一天后,杯子中的物质就被氧化掉了

目前最常使用的两种是氧化性改底和菌类改底。氧化性的刚才说了,就是起到化学性的氧化作用,将有害物质氧化掉。菌类改底药,其原理就是通过细菌,将有害物质分解掉。不过在我看来,我真的不是很推荐这些菌类的改底药。限于我目前知识性的局限性,我感觉菌类要把上述有害物质分解掉,首先要看一下是不是能分解掉,这其中牵扯到菌类的选种是否正确,就是说这个菌是否真的有分解目标有害物质的能力。其次涉及到菌类的成活性,外源的菌加入到池底之后,能不能成活?这个挺头痛的。第三,会不会额外的好氧?一来要把那些还原性的有害物质去掉,很多时候必须要氧化剂,就是说归根到底,菌类在其中起到的是途径作用,这个途径是必须要用到氧化剂的,通常氧化剂就是氧气,换句话说,会消耗氧气,那么会不会因为使用了菌反而加大了氧气消耗呢?貌似还真出现过(你周围肯定有撒了菌制剂之后翻塘的例子把)。总之,目前我仍然推荐强氧化性的改底药。因为它本身就是氧化剂,等于是节约了氧气。

当然也有一些物理性改底的,比如说吸附类的,可以用来临时应急,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那么改底药什么时候用呢?除了日常性的每周用一次之外,通常建议看天气预报,在发生强对流天气(台风、暴雨等)之前使用一次,把池底看护好。

机械清淤

然后说说第二类改底方式——机械清淤。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机械清淤是不是越频繁越好?有人说一年清一次最好,但在实际养殖中会发现。虽然养殖过程中会出现池底很厚的淤泥,池底臭,究其根本,这些淤泥都是我们投进去的饲料转化成的(无论是残饵还是鱼排出的粪便,即使按照饵料系数1.2来算,理论上1万斤饲料也有2000斤被浪费了,而且实际上远大于2000斤)。而大家应该也会注意到,机械清淤之后的池塘,第二年往往很难肥水。而且对于养殖水花来说,水质不肥就不易培育饵料生物,鱼苗的开口饵料就不充足。而且这种情况下水质的溶氧和pH的日变化会很大,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池塘的pH非常高

那到底要不要机械清淤?个人感觉要具体分析一下。首先来说看土质,有的地方土质属于沙土,粘性低。养殖过程池边会不断向池内塌陷,这种情况下必须清,把池底的土重新推到池边,加固池堤。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机械清淤

然后看水位,有的地方水位很低,推了池底后,容易造成第二年底漏,整天加水。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年年推,可3-5年推一次,但是在冬季卖完鱼之后,一定要把水抽干,把池底好好晒晒,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池底。

再看水质,比如说黄河流域,水质硬度碱度高,生产力高,藻类旺盛,花白鲢的产量高(怪不得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啊),池塘加水之后晒一晒就肥起来了。这种水质基本不用额外肥水。水中藻类很丰富。但是这种地方,通常池底的氧债也最多。因为藻类白天产氧之后,会生成有机物,氧气被鱼利用了或者散到空气中,产生的有机物却沉到了水底,氧债大增。而到了晚上,因为水中浮游生物多,反而耗费的氧气更多,即增大了用电负荷,又容易造成底质恶化。所以这种地方建议机械清淤的频率可以高一点。一来可以减少池底氧债,二来次年的肥水问题。相对较小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这种水中的藻类真的很丰富

机械清淤之后,一定要晒,要晒,要晒,不要直接回水放鱼,不要直接回水放鱼,不要直接回水放鱼,重要的事情说3遍。因为机械清淤之后,是不可能把池底的淤泥完全清除的,而池底的有害物质,本来是压在底泥中的,通过机械的搅动,反而表面会有大量的剧毒物质。此时一定要晒,将表面重新氧化到无害之后再回水放鱼,机械清完之后直接回水放鱼,基本等于自杀。至少要晒到表面的嘿土变色,变成正常的土色,当然晒得越多越好,最好能给他晒裂。

药物清塘

跟上面的药物改底不一样,这里指的是卖完鱼之后,直接往池底加大量的清塘药物来杀死野杂鱼,氧化池底。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常用的有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三氯。有的也会使用敌百虫来杀死池底的野杂鱼和红线虫,或者食用氯硝柳胺来杀池底的螺(貌似氯硝柳胺已经是禁药了)。

药物清塘一定要等药物完全降解之后再回水。且回水之后,出于安全考虑,一定要养半个月水之后,再放鱼。

种菜

这种方式不多见,在卖鱼之后在池底种上菜,植物可吸收池底的大量物质,起到了净化作用,而且菜长得很好。同时有充足的日照时间,底质得到了充分的修复。还增加了额外的收入。

可能以后就会有“鱼菜间生”的全新养殖模式了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底质已经完全由黑变黄

我们该怎样管理池底

这菠菜长得也是非常的饱满

总结

这些还只是些皮毛,真正的养殖是千变万化的。总结起来就是池底相当于一个存储罐,但这个存储管因为缺氧,里面存的东西就腐烂变质了,平时这个存储管和水只有少量的交换,不会对水质造成大影响。但是如果大变天,这个存储管就被打碎了,里面的腐烂物就大规模的进入水。危及养殖动物。所以平时我们要对这个存储罐进行加固,让这个存储罐即使被打翻也不会碎,不至于大规模的泄露。等到卖完鱼,水排干之后,我们再把这个存储罐修理一下,明年继续用它装。这么一类比,我们就能总结出:

1,这个存储罐要经常加固

2,这个存储罐要每年修补,至于是药物修补还是机械修补还是太阳烘干,需要具体分析了

3,平常要保证这个管子稳定,稳定压倒一切,不稳定就容易掉下来打碎

4,里面装的东西是腐烂变质的,所以千万别打碎它

5,这个罐子是放在室外的,容易受天气的影响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