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废水的危害和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07/25 20:36:44  浏览次数:1843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摘要:近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极为迅速,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但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良好处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为了降低水产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其危害和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 污染危害; 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到今天产量和规模都有了质的飞越,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水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但随着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另一个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导致在发展水产业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随着全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度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做到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产养殖废水的主要来源及产生原因

1.1 自体废水

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自体废水有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2种,其中物理污染指的是饲料的过量使用,导致水体中的残余饲料过多,造成了富营养污染。化学污染指的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有害的化学药剂,这些化学药剂在天气的影响下扰乱了水体的正常分层,降低了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

1.2 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

在水产养殖废水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生活污水的排放。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逐渐增加,并且水产养殖厂的附近通常都没有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很多养殖户会直接将生活污水排放到养殖水体当中,进而造成了养殖水体的污染。同时,部分养殖水体附近存在工业企业,而且这些企业通常都不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再加上水产养殖地区的管理力度比较弱,有的工业企业就会直接将工业污水排放到水产养殖水体当中,在污染水体环境的同时,也为养殖户带来了严重损失。

1.3 废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过度使用药物,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管理难度而使用大量的药物,这些药物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还会降低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使水环境失去平衡;不规范的饲料使用,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产量,通常都会使用集约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模式下很多养殖户都没有严格控制饵料的投放量,经常出现因为饵料过多而污染水体的状况;理化因子,由于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材料和排泄物,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溶解氧浓度以及pH值,影响了水生物的正常生长。

2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的危害

当前我国在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养殖技术还比较落后,而且有的养殖户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也没有充分地做好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对水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而且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2.1 危害水产品

很多养殖户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成本会使用大量劣质饲料,如稳定剂、颜料、消毒剂等,这些饲料不仅会严重影响水生物的健康,同时也会融入到水体中,进而污染水体。另外,有些养殖户为了方便管理也在使用一些高毒性的药物,这些药物中通常都含有重金属元素,被水生物吸收后会沉积在其体内,人类食用此类水生物后就会将这些重金属元素吸收进人体,导致人体出现慢性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人体的急性重金属中毒。相关专家在对此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沉积在水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有铅、汞、铬等,这些都是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影响的重金属元素,必须得到良好处理[1].

2.2 危害环境

在当前的水产养殖中,主要采用的是集约化养殖模式,水生物的养殖密度比较高,导致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水生物代谢物,增加了水体内氨和氮的含量及生化需氧量。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养殖时间越长,水体内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越高,这些物质必须及时净化,否则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会不断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而且氨氮、亚硝酸盐的增加也会促使水体中细菌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导致富营养水体的出现,严重降低水质。这些被污染后的水一旦进入外部生态环境就极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

水产养殖废水相较于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在污染方式上较为独特,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水产养殖废水的污染物构成和其他废水不同,在水产养殖废水中有着大量的氨氮、细菌、溶解性有机物,并且排放量十分巨大。这就要求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对水产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当前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共有3种,分别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其中生物处理技术有着效果好、污染小、成本低等优势,因此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3.1 物理技术

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中,物理技术指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降低需氧量的目的。物理技术主要有泡沫分离法和过滤法2种,这种技术的优势为成本低、操作简单,但也有着无法去除氨、氮、磷的缺陷。泡沫分离法指的是通过空气的作用使水中产生小气泡,这样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就会在气泡的影响下而浮到水面,这些物质在水面聚集会呈现泡沫状,此时只需清理泡沫即可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2].相关专家经过不断研究发明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泡沫分离柱,其内部为交叉结构,这样既能够促进泡沫的上浮又能够避免泡沫的其内部滞留,泡沫的大小因此得以增加,有效提升了泡沫分离法的处理效果。过滤法指的是过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颗粒,是通过过滤器或者是受过滤物质来完成的,过滤物质对重金属的溶解污染物也有着一定去除作用。

3.2 化学技术

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化学处理技术共有氧化法和电化学法2种,这种方式的处理效率比较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添加物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其中氧化法指的是使用氧化剂来分解水中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常使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这些物质的氧化性比较强,因此有着比较好的污染物处理效果。电化学法指的是向废水中通电,这样废水中的溶解压硝酸盐和氨氮在电的影响下就能够被分解。

3.3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当中较为常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态处理法3种。

3.3.1 活性污泥法

具体做法是将空气冲入沸水中,使废水中的好氧微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这样好氧微生物就可以大量繁殖并形成污泥状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氧化性,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着非常有效的处理效果。相关专家在不断研究过程中发现,结合应用硫酸盐和零价铁能够提升活性污泥的脱水性,其中零价铁的用量为0~30g/L,过硫酸铵的用量为0~6g/L,将二者混合物的酸碱度调整至中性,可以使活性污泥的特殊性得到明显增强。

3.3.2 生物膜法

这种方式指的是先在生物滤器中加入填料,然后微生物就会附着在填料的表面,接下来就可以利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3].相关专家对这种处理方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将处理装置放置在水中47min,可达到90%以上的有机污染废物处理效果,并且对氨、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处理效果也非常良好,在处理完毕之后还可以回收。

3.3.3 生态处理法

这种处理方式指的是设置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浮床,具体过程是通过植物来吸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相关专家对此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做了大麦种子萌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乙醇、漂白剂等对大麦种子的表面进行消毒会影响其种子萌发,导致发芽率降低,同时利用大麦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发现有着非常明显的处理效果。另外也有专家结合应用了沉水植物和生态浮床,发现这种模式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效果非常好,对废水有着非常明显的净化作用,有效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

4 结语

水产养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这样才能减轻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青叶。水产养殖废水污染危害及其处理技术研究[J].环球市场,2017,25(21):16-19.
[2]韩建华。水产养殖废水污染危害及其处理技术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8,18(12):56-58.
[3]李兴启。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7,26(32):48-50.

(来源:农业与技术 作者:傅红梅,曾维农,付新梅)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