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纤毛虫病
鱼固着类纤毛虫病
1.病原
4.诊断方法
钟形虫的形态(仿R.Herbert)
寄生在鳍条上的钟形虫(叶志辉)
寄生在鳃上放大的杯体虫(汪开毓)
鱼苗尾鳍上寄生的累枝虫(仿王伟俊)
寄生在鳃上的大量放大的累枝虫(仿黄琪琰)
5.防治方法
(4)施用杀灭寄生虫专用药物。
种类较多:杯体虫(Apiosoma spp.)、聚缩虫(Zoothamnium spp.)、累枝虫(Epistylis spp.)、单缩虫(Carchesium spp.)、拟单缩虫(Pseudocarchesium spp.)、钟虫(Vorticella spp.)等。虫体构造大体相同,呈倒钟形或高脚杯形,前端形成盘状的口围盘,边缘有纤毛,虫体内有带状、马蹄状或椭圆形大核和1个小核。无性生殖是纵二分裂法,有性生殖是不等配的结核生殖。
2.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虾、蟹的卵、幼体、成体及淡水鱼的鱼苗。少量固着时一般危害不大,当水中有机质含量多,换水量少时,该虫大量繁殖,引起大量死亡。
3.症状和病理变化
大量寄生在鳃时,粘液分泌增多,呼吸上皮受损,呼吸困难;寄生在体表时,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摄食减少,甚至停止,最终衰竭而死。
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
(1)彻底清塘。
(2)合理密养和混养,保持水质优良,加强饲养管理。
(3)虾、蟹可用25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洗24小时或100毫克/升新洁尔灭浸洗5分钟。淡水鱼患病后的防治同斜管虫病。
另请参阅本站相关文章!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