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之粪硫菌
粪硫菌在水产养殖中主要通过参与硫代谢和有机质分解来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具体作用如:
一、 减少硫化氢(H₂S)毒性
1、硫化物转化:
硫化氢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有毒物质,尤其在底泥厌氧环境中易积累。
首先硫酸盐还原菌(如脱硫弧菌属):在厌氧条件下将硫酸盐(SO₄²⁻)还原为硫化氢(H₂S)。虽然这一过程可能增加硫化氢风险,但通过与其他菌群协同(如硫氧化菌),可促进硫循环的动态平衡。
其次硫氧化菌(如硫杆菌属):在有氧条件下将硫化氢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SO₄²⁻),降低水体毒性。
应用意义:
合理调控硫循环菌群比例,可减少硫化氢的积累,避免鱼虾因中毒导致的生长迟缓或死亡。另外如果使用单一的粪硫菌效果相较复合菌种的硫细菌效果要差些。
二、改善底质环境
1、有机质分解:
粪硫菌参与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减少底泥中硫化物和有机物的堆积,缓解底质黑臭问题。
2、氧化还原平衡:
硫氧化菌的活动可提升底泥表层氧化层厚度,抑制厌氧有害菌的繁殖。
三、促进物质循环与水质稳定
1、硫循环与氮循环联动:
硫代谢与氮循环(如反硝化作用)相互影响,协同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
2、生态平衡:
通过微生物群落调控,维持水体中硫、碳、氮等元素的循环效率,提升水质稳定性。
四、抑制病原微生物
竞争性抑制:硫氧化菌等有益菌通过占据生态位或分泌抑菌物质,抑制弧菌等病原菌的增殖,减少病害发生。
五、需要注意事项
1、 控制使用条件:
硫氧化菌需在有氧条件下发挥作用,需配合增氧设备使用。
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环境中活跃,过度繁殖可能增加硫化氢风险,需谨慎调控。
2、 与其他菌剂协同:
建议与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复合使用,实现多途径水质调控,或者直接使用复合型的“硫细菌”。
3、监测硫化物浓度:
定期检测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安全阈值:<0.1 mg/L),避免突发性毒性风险。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