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肠球菌与粪硫菌的区别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5/03/29 18:55:33  来源:微生物菌源—小正哥  浏览次数:396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很多水产养殖户往往不了解粪肠球菌和粪硫菌的区别,更多的是将粪肠球菌代替粪硫菌去使用,造成错误使用,从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我们要将两种菌的分类和基本特性区分开来,让大家更好的去了解。

粪肠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是乳酸菌的一种,常见于动物肠道,用于益生菌。

粪硫菌是指参与硫循环相关的微生物菌,硫杆菌属,变形菌门,常见用于改善水质,分解有机物。

一、基本区别

特 征——粪肠球菌 VS 粪硫菌(硫循环微生物,如脱硫弧菌、硫杆菌)

分 类——革兰氏阳性菌,属于乳酸菌目 VS 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变形菌门

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发酵碳水化合物产乳酸 VS 厌氧(如硫酸盐还原菌)或需氧(如硫氧化菌)

主要功能——益生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 VS 环境修复:参与硫循环、分解有机物、调控水质

生 态 位——动物肠道、水体、底泥 VS 底泥、厌氧/有氧水体界面

安 全 性——条件性致病菌(免疫力低下时可能致病) VS 硫氧化菌无害;硫酸盐还原菌可能产硫化氢

二、核心功能对比

粪肠球菌核心功能:

1、益生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如弧菌)定植。

2、免疫增强:刺激宿主免疫系统,提高鱼虾抗病力。

3、促生长:分泌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促进饲料营养吸收。

应用场景:作为饲料添加剂,预防肠炎、提高生长性能。缓解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

粪硫菌(硫循环微生物)核心功能:

1、硫代谢——硫酸盐还原菌(如脱硫弧菌):厌氧条件下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

硫氧化菌(如硫杆菌):有氧条件下将硫化氢氧化为硫酸盐,消除毒性。

2、环境修复——分解底泥有机硫化物,减少黑臭底质。与氮循环联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浓度。

应用场景:调控底质硫化氢浓度,预防鱼虾中毒。配合增氧设备使用,优化水体氧化还原状态。

三、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差异

应用方向——粪肠球菌 VS 粪硫菌

主要目标——改善宿主健康(肠道、免疫) VS 改善养殖环境(水质、底质)

使用方式——饲料添加(口服) VS 水体或底泥泼洒(环境调控)

作用时效——短期见效(3-7天) VS 长期调控(需配合溶氧、pH管理)

风险控制——避免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肠球菌耐药性) VS 防止硫酸盐还原菌过度繁殖

四、协同应用建议

1、功能互补:粪肠球菌负责宿主健康,硫氧化菌负责水质净化,二者可联合使用,但需避免直接混合(不同代谢需求)。

2、使用顺序:先使用硫氧化菌改善底质环境,再通过粪肠球菌增强鱼虾抗逆性。

3、环境调控:硫氧化菌需高溶氧环境,需配合增氧机;粪肠球菌对溶氧要求较低。

五、需要注意事项

1. 粪肠球菌:选择非致病性菌株(如部分商业益生菌制剂)。免疫缺陷养殖品种(如虾苗)需谨慎使用。

2. 粪硫菌:硫酸盐还原菌在底泥厌氧层活跃,需定期翻耕底泥或使用氧化剂(如过硫酸氢钾)抑制其过度繁殖。硫氧化菌泼洒时需配合增氧,避免阴雨天使用。

六、总结

粪肠球菌是“肠道健康管家”,通过益生功能直接提升养殖动物抗病力;粪硫菌是“环境清洁工”,通过硫循环间接改善水质和底质。二者结合可实现“内调(宿主)外控(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但需根据具体场景科学配比和管理。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