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的细菌性病及其防控方法
1 细菌性肠道白浊症
1965年正式开始牙鲆人工孵化生产种苗的研究,而在1968年左右该病即被发现。该病只发生在从孵化后15d前后到进入着底期的仔鱼,对越小的鱼危害越大,呈暴发性蔓延,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症状】发病后鱼体游泳和摄食不活泼,随着症状的发展,完全停止摄食。病鱼消化管白浊、萎缩的腹部内陷。另外,肠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排列紊乱、脱落。作为仔、稚鱼期的肠管局部感染症,除了这种疾病的外,还有腹部胀满症,可以鱼体不出现腹部胀满而有白化的症状,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别。
【病因】该病是以肠管的细菌感染为基础的疾病,从病原菌的致病力极低可以推测,这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病原菌为弧菌属(Vibrio)细菌的一种,和已知的菌种性状不同。因此,一开始被称为Vibiosp.INFL,后来被命名为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新种。
【对策】可采取避免饲养海水的恶化,维持适当的密度,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努力预防这种疾病。
2 非典型气单胞菌感染症
该病是以低水温期(14~16℃)为中心,发生在体重10g以内牙鲆稚鱼的细菌性疾病。日间死亡率低(0.1%~0.2%)的情况比较多,但是,如不及时采取对策的话,死亡发生时间就可能持续的比较长。
【症状】患病鱼外观上基本看不到症状,最多可见无眼侧的鳃盖发红。缺乏特征性的内部病变,在有的个体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出血和褪色、肾脏的肿大、脑周边部的出血。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无运动性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非典型的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rnonicida)感染引起的。根据攻毒实验的结果,在20℃以上的水温条件下,这种细菌对牙鲆的致病性似乎很低。对该病的诊断,可以用从患病鱼肾脏中分离的菌株与抗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eromonas salrnonicida subsp.salrnonicida)的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该菌除感染牙鲆外,也可感染石鲽、虫鲽、真子鲽、星鲽等鲽形目的鱼类。
【对策】注意引入种苗后的低水温期死亡情况,尽力做到早期发现是必要的。
3 滑行细菌病
这种病是牙鲆稚鱼的重要疾病,多发生在春天种苗导入之后不久的3~6月份(水温14~20℃)。疾病也发生在种苗生产场,对体长3~10cm的小鱼危害大。日间死亡率虽然在0.1%以下,但是,患病鱼死亡周期长。另外,最近从夏末到秋初当年鱼发生“烂鳃病”的很多,死亡率不是很高。
【症状】牙鲆稚鱼的症状是以鱼体表为中心出现皮肤的擦痕或糜烂,重症的鱼可见溃疡化。鱼体尾鳍和背鳍腐烂,组织崩解、缺损显著等。育成鱼可见以鳃丝腐烂为主要症状的病变。体表出现明显病变的比较少。在稚鱼和育成鱼的内脏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异常症状。
【病因】这种疾病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海洋屈桡杆菌[Tenacibaculum maritimum(=Flexibacter maritimus)]的感染而引起。该菌在海水调制的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以及TCY琼脂培养基上形成淡黄色的菌落,为长杆菌(图3),进行特有的滑行运动,具有较强的需氧性,基本上仅感染鱼体体表,很少侵入血管和内部脏器。
【对策】稚鱼期(50g以下)的一般治疗对策是用三氯醋酸钠(NPs)药浴。病情发展的话,可进行多次浸泡。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密饲,提高水体交换频率,尽量减少对鱼体的刺激(特别是低水温期)、避免对鱼体造成损伤。及时除去患病鱼,防治疾病的蔓延。垫沙的水槽底部进行隔离,自然痊愈的个体也是常见的。
4 爱德华菌病
近年,采用陆地水槽饲养牙鲆的养殖业发展很快,不论是稚鱼还是成鱼,基本上全年可见到散见性的以腹部膨满为特征的爱德华菌病。虽然死亡率不太高,但是,对于这种细菌病还是有必要采取适当的防制措施。
【症状】患病鱼外观可见腹部膨满,肛门扩张发红,脱肛比例很高。解剖后可见腹腔内出血性腹水和肝脏、肾脏的脓肿或出血。此外,有时可见病鱼眼球突出。
【病因】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虽然来自真鲷的菌株没有运动性,不过,来自牙鲆的菌株则可见其运动性。
【对策】 经常换水,清扫鱼池,保持饲养环境清洁为首要任务。此外,迅速清除病鱼也很重要。
5 巴氏杆菌病
这种疾病作为五条鰤稚鱼期的类结节症是广为人知的,在真鲷和斑石鲷等其他鱼种也有发生的报道,是海产鱼的代表性疾病之一。从1994年10月份至12月份,四国和九州海域的陆上养殖场为中心,饲养的牙鲆发病。患病鱼以秋天生产的体长10cm大小的稚鱼为主体,而成年鱼是否可能发病尚未得到确认。
【症状】可见患病鱼体色发黑,在水面游泳缓慢。混合感染弧菌的个体可见背鳍和腹鳍基部的擦痕和出血、吻端的擦痕和发红等。鳃和脏器基本看不到特征性病变。显示肝脏出现可见程度的褪色,但是患病鱼尚能摄食。看不到在五条鰤出现的脾脏和肾脏结节等特征性症状。感染鱼群的摄食变化不大。目前养殖场很少发生这种疾病,日间死亡率不高,大约为0.1%。在种苗生产设施中有大量死亡的病例。
【病因】这种病由革兰氏阴性非运动性杆菌,发光杆菌属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1a subsp.piscicida)感染所引起。当秋天海水的温度异常升高,即使进入12月份之后也高达20℃以上,可能就是这种疾病多发的年份。
【对策】在养殖牙鲆中,现在这种疾病也只是散见性发生,不是每年必然发生的疾病。推测只是当发病条件具备时(流行条件下,附近有感染源并蔓延时,存在体质不佳的稚鱼时)才能发病。水温降到20℃以下疾病流行会自然终止。
2.6 链球菌病(海豚链球菌、副乳房链球菌、格氏乳球菌感染症)
从1980年前后开始,以日本西部为中心的各地牙鲆开始发生该病,是牙鲆细菌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的疾病。多发生在高水温期,病程发展呈急性型。在日本已知有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副乳房链球菌(S.parauberis)和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等3种病原菌,其中海豚链球菌感染发病的病例最多。
【症状】外观可见患病鱼体色发黑和眼球突出,白浊以及出血。也常见鳃褪色和局部的淤血或出血。脾脏和肾脏肿大以及腹水的出现。与链球菌病一样,具有高发病率的爱德华菌病,患链球菌病鱼体的肝脏、肾脏不形成脓肿、腹水透明的比较多(有时也混有血液)为不同点。副乳房链球菌感染的病例看不到体色黑化和眼球突出的症状,可见鳃腐烂和肌肉出血。
【病因】病原菌为海豚链球菌、副乳房链球菌和格氏乳球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的非运动性球菌,培养菌呈链状(海豚链球菌,S. iniae)。在绵羊血琼脂中海豚链球菌呈β溶血,副乳房链球菌和格氏乳球菌呈α溶血。已经建立的PCR法可确诊这种疾病。
【对策】口服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治疗这种疾病。另外已经在生产中使用了海豚链球菌的注射用疫苗。
2.7 诺卡氏菌病
1984年9-11月份,在陆地箱式牙鲆养殖场首次发现当年鱼发生这种疾病。病程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发病水槽的累计死亡率可以达到15%,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需要引起注意。
【症状】濒死状态的鱼体,可见体表散在的出血斑和隆起的小脓肿。此外,有时也可见到口唇部糜烂的个体。但是,病鱼外观症状多样,有时症状不明显。解剖检查可见脾脏和肾脏中有白色结节形成,是为特征性病变。
【病因】病原菌是在五条鰤和杜氏鰤流行的诺卡氏菌属中的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1ae)。病灶内观察到的菌为分支后的丝状菌,呈弱抗酸性。
【对策】目前,及早发现病鱼,迅速除去病死鱼,通过适当的处理防止疾病的蔓延是很重要的。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