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亚硝酸中毒与环境因素防治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3/06/07 15:49:19  浏览次数:305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1.病因

养殖密度过高、大量投饵、池塘底质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导致池水中亚硝酸浓度上升。

2.主要症状

池水多呈灰褐色,浮游植物较少。鱼类易浮头,增氧后,鱼类的浮头仍然维持较长时间。病鱼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呼吸急促、浮面浮头、体色变深、鳃丝呈鲜红色,肝脏变色、肿胀、空泡等。濒死鱼全身或局部出血,出血部位主要在胸鳍基部,肠道中充满浅黄色液体,空肠或只是后肠有少量的粪便等。

3.流行与危害

不同品种耐受亚硝酸能力不同,但无品种选择性,所有鱼类都能发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养殖密度较高、池底淤泥较厚、长期不换水又未进行水质和底质调控的养殖池。高温季节大量投饵期和越冬期易发生,一般发病晴天死亡较少,阴雨天死亡明显增多。

4.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彻底清除池底淤泥,保持合理放养密度,定期检测水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水质和底质调节。

(2)治疗措施。

(1)二氧化氯0.3~0.5克/米3全池泼洒,氧化池水。

(2)先用无机肥快速肥水,3天后出现水色转绿时施用有机肥,维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色。

(3)使用水质改良剂如硫代硫酸钠、过氧碳酸钙等,3~5克/米3全池泼洒,连续泼洒2~3天。

(4)有机酸解毒剂1~3毫升/米3全池泼洒。

(5)使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10~20毫升/米3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物质和中草药,如多维、葡聚糖、大蒜素、甘草、黄芪金银花等,提高鱼体解毒能力。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