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娃娃鱼)和大鲵保护与增殖
大鲵又名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学名Megalobatra-chus japonicus davidianus(Slanchard)。是中国内陆水域中的一种珍贵动物,在17个省、自治区均有分布。大鲵为两栖类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类型,是研究动物进化的活材料,在中国列为第二类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体大、纵扁,头扁平、长宽约相等,躯干粗壮,尾较长而侧扁,尾端稍钝圆。吻长,前端钝圆。鼻孔靠近吻端。眼径极小,无眼睑,位于头顶。口裂宽大,端位。上下颌有细齿,成锯齿状排列,上颌有两行。舌扁圆,粘连于口腔底。四肢短而肥壮,指趾宽扁且短,末端钝圆,外侧四指基部微具蹼,前肢四趾,后肢五趾,均无爪,趾外侧缘膜发达。后肢长于前肢。尾长为体长的1/3。肛门短小裂缝状。皮肤较光滑,头部的背腹面有疣粒。体侧有一粗大的纵行皮肤褶。肢体的后缘也有皮褶,体侧有肋沟12~15条。体色通常为黑赭色,背部有深色大黑斑,腹部淡黄或浅灰色。
生物学特性
喜栖在环境阴暗的石隙或石灰岩构成的溶洞或泉洞中,分布的海拔高度通常在1000米以下,以500~800米为多。昼伏夜出,幼体集群,成体散居。畏光,常独居一洞,洞口多处。洞内水质清凉,常年水温变幅不大,炎夏为16~20℃,严冬在6~10℃;水呈微碱性或近中性。动物食性,成鲵摄食水虫鱼虾、泽蟹、蛙类、水生昆虫、蚯蚓等,以蛙蟹类为主。消化力强,也有极大的耐饥能力。冬季减少食量,一般不休眠停食。
繁殖与发育
成熟年龄为5龄,每年秋季产卵一次,为体外受精,卵似珠链带状,每两颗卵之间的连接带间距2~3厘米,卵圆球形,白色,卵径5~6毫米,被有三层胶质色膜,卵径1.5~1.7厘米。怀卵量随个体大小有差异,体重0.5千克的个体,通常产卵70~100粒。水温在18~22℃时,经40天,幼体孵出,刚出膜的仔鲵体长28~31毫米,体灰黑色,有3对桃红色外鳃。孵出后约1个月的时间是依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这期间四肢指趾未健全,不能爬行,称仔鲵阶段。转为外营养后直到生活的第三年,外鳃消失,完成变态,为幼鲵阶段。这期间的食物为小昆虫、小泽虾以及昆虫的水生幼体等。同时转为以肺为主要呼吸器官,形态再无异常变化,即进入成鲵阶段。
保护与增殖
大鲵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鉴于其性成熟晚、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加之滥捕现象严重,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护大鲵资源,中国已从法规上作了明确的规定,今后应严格执法,划定保护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其自然繁衍。还应建立人工繁殖和饲养场,用增殖手段保护大鲵资源。
人工养殖
养殖池应建在依山傍水光线较暗的地方,水源方便,水质凉爽清澈。池用砖石水泥砌成,池壁垂直,池深1米,面积5~10平方米,要有注水、排水设施。放养时要大小个体分养,避免自相残食。鲵傍晚出洞觅食,是投食的时刻。成鲵秋季性成熟,若人工繁殖,可用催情激素,注射于腹腔,注射后4~5天,分别排出精和卵。用干混法进行人工授精,以清洁水洗涤受精卵数次,装入孵化容器内,注入少量清水。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经35~40天鲵苗即破膜而出。孵化期间应经常换水,以免因胚体代谢污染水质。仔鲵经一年饲养,体重可达30~40克。饲养到第四年,可达500克左右。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