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池沼公鱼

发表时间:2021/07/29 11:19:10  浏览次数:3142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池沼公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胡瓜鱼科、公鱼属。学名Hypomesus olidus Pallas。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两岸和北冰洋东部沿岸的半咸水水域。在中国仅见于东北的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及大连至哈尔滨铁路沿线某些水域。原为野生鱼类,近年来向北方一些水体移植获得成功,多数移入水体已形成经济群体。

公鱼属鱼类的分类,各国学者意见不一。除海中产卵的海公鱼外,淡水里产卵的,有的学者主张只有池沼公鱼一种;有的分为池沼公鱼、日本公鱼(Hy.japonicus Bre voorf)和河公鱼(Hy.transpacificus)三个种;也有的主张分为池沼公鱼、日本公鱼两个种,而日本公鱼又分成两个亚种,等等。

形态特征 

体长,稍侧扁。被薄鳞,侧线鳞不完全。口小,前上位,口裂倾斜。体侧有一条银色纵带,体背灰色,腹部白色。一般体长70~120毫米。

生物学特性 

系亚冷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29℃。对盐度适应范围较广。有海淡水洄游型和陆封型,中国养殖的是陆封型。喜集群活动,属中上层鱼类,一般不与其他鱼类混群。

食性 

仔鱼期主要摄食轮虫、单细胞藻类,也摄食原生动物、双壳类无节幼体。幼鱼和成鱼主要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食谱中也出现藻类、植物碎屑、摇蚊幼虫、昆虫、虾等。刚孵出的仔鱼全长4.5~5.2毫米,当年10月底可长到70~80毫米。

繁殖 

生殖腺发育到第Ⅲ成熟期,翌年春即可产卵繁殖。产卵后大部分死亡,小部分可活到2龄或3龄。东北水丰水库的公鱼群体中,1龄鱼占86.1%,2龄鱼占12.6%,3龄鱼占1.3%。国外报道个别公鱼可活到4龄。怀卵量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加,体长60~130毫米怀卵量变动于1800~19000粒之间,平均为4330粒。雌雄比例接近1∶1,但产卵群体雄性比例明显增高。水温4~7℃开始产卵,盛产期3月下旬到4月上旬,可延续到5月上旬。河道的缓流处和水库的砂石岸边均是良好的产卵场。受精卵粘附于砂石或植物体上发育,也可借降落伞状的粘膜和卵黄囊中的脂肪滴在流水条件下漂浮发育。

增养殖 

公鱼属于生命周期短、种群结构简单的鱼类,可作为大水面的增养殖对象。由于该鱼种资源的消长变化较快,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十分重要。限制捕捞力量,主要产卵场禁捕、严禁炸鱼、毒鱼等是有效的资源保护措施。此外还可采取人工采卵孵化放流的方式增殖资源。从捕获的产卵群体中挑选成熟的雌雄鱼在背光条件下进行干法采卵授精,然后用清洁水把多余的精液和带入的脏物洗净,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附卵框上。附卵框用棕榈片和板条制成,长38厘米,宽20厘米,可两面附卵。使用前用20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泡消毒。附卵后每10片扎成一捆(框的四角钉有垫片,使片间形成透水孔隙),放到设置于水质清净处的密封网箱(网目0.8厘米)内孵化,每星期用50毫克/升孔雀石绿泼洒消毒一次,控制水霉发生。仔鱼孵出后散游于水体中。

人工移植是发展增养殖的重要手段,应在胚胎发育到眼睛出现色素时进行,用干法(气温1~20℃,相对湿度65%以上,间隔淋水以保持潮湿)运抵目的地,继续在网箱孵化,直至孵出仔鱼散入水体。亦可取受精卵用低温无水法运输,其方法是将受精卵清洗,待卵膜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后半小时),将水滤干,称量计数,装入小塑料薄膜袋内扎口,放入保温瓶或泡沫塑料箱内,上面加冰密封,容器内保持1~3℃。运抵目的地后,调节容器内温度与当地水温接近时,加水把卵搅匀,附于附卵片或棕榈片上,放入孵化箱孵化。中国北方多数水库、湖泊和沿海半咸水水域适于公鱼增养殖。一般移植3~5年后,便可形成经济群体,进行捕捞生产。每公顷可增产公鱼30~45千克,多的达75~105千克。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